笔下文学 > 迢瑶 > 第3章 山雨欲来

第3章 山雨欲来


  

  街巷深深,青石板上水痕未退,氤氲的水汽笼罩着这座秀美的边境重镇。也许无人能看出,这片静谧之下的如山隐痛;但很多人却记得,二十年前的屠戮惨象。

  城隍庙中的古树上挂满了飘飞的布条,承载着郁州百姓最朴实的愿望,红底金字,缭绕香火,记载着一幕一幕虔诚的双掌合十。

  已是深夜,庙中来来往往的人群早已散去,只余下那棵粗壮的古树,在初秋的夜色下守护着一城的心心念念。

  “关门关窗,防偷防盗。”更夫在空无一人的大街上走着,隐隐感觉阵阵疾风从身后传来,他猛地回头,身后却空无一物。

  小巷中,两声犬吠响起,很快又归于平静。

  月色掩映下的城隍庙依然安静,只是那棵古树下,多了一个黑色的身影。

  “护佑我儿平安归来。”

  “战争早日结束。”

  “保佑我的丈夫平安归来。”

  ……

  战火燎原,最好的家书不过“平安”二字;大战在即,最好的祈愿亦不过“平安”二字。

  那黑色的身影缓缓移步,看着满树的红布条,若有所思。突然,他脚下一滞,站定在原地。

  “护佑灵素郡主平安。”悦耳的男声传来,黑色身影的右臂从巨大的斗篷中探出,修长的手指轻轻摩挲着红色布条上金漆写成的“灵素”二字。

  “保佑灵素郡主早日平安归来。”

  “天佑灵素郡主,天佑灵安郁州。”

  ……

  这一侧的红布条上,竟有不少是为郁灵素祈福的。那黑色身影饶有兴致地看向那些愿望,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。他走到香炉前,面对古树,双手合十。

  “此刻,我手中没有红绸金漆,亦不能为您供一份香火,唯有此心,日月可鉴。若您真的有灵,万望您护佑灵安此战得胜,郁州百姓平安,也望您保佑灵素能平安度过此劫,早日痊愈。若此愿实现,皇甫宸必……”悦耳的声音顿了一顿。“皇甫宸必携郁灵素同来还愿。”

  说完那黑色身影缓缓相拜,而后便消失在无尽的夜色之中。

  此时,豫王府议事堂内,豫王郁长勋正死死盯着那城防图。摇曳的烛火映在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脸上,却仿佛毫无温度。

  豫王妃赵念岚进入议事堂的时候,看到的就是自己的丈夫如同石像一般的模样。她缓缓走了过去,将煮好的热茶放在沙盘的边缘,打破了议事堂中的寂静。

  “还不睡么?”赵念岚一边剪烛一边问道。

  郁长勋没有回头,面上的神色却变得柔和起来。

  “茶香缥缈,佳人剪烛,你煮了香茶,是想劝我早睡?”郁长勋问道。

  赵念岚素手斟茶,缓步走到郁长勋身边。

  “这是安神茶,不是浓茶。”赵念岚笑道。“你把那图盯出个窟窿来,当今的局势也不见得会有什么改变。倒不如平心静气,好好想想应对之策。”

  郁长勋终于将目光从城防图上挪下来,转身看向赵念岚,面上尽是淡淡的笑意。

  “你说的对,是我太心急了。”郁长勋接过瓷杯,茶香萦绕鼻端。“素儿煮茶的手艺是你亲自传授,可是若论起来,这孩子煮茶,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火候,不如你煮的茶,恰到好处。”

  “你是想素儿了吧。”赵念岚道。“今日早些时候凌竹山传过信来,说是素儿已经醒过来了,虽然身体还有些虚弱,不过性命无虞。”

  “我终究是有些担心,当年殷同全将素儿掳走,会不会……”郁长勋的话还没有说完,便被赵念岚的话语打断。

  “不会的,当初青远青岩不是为素儿诊治过了么?身上无伤,又没有中毒的迹象,殷同全也许只是将素儿也当做一个要挟你们的筹码,逼你们做出选择。况且,我们已经按照他说的做了,祸不及这些孩子,他殷家没有理由对素儿下手。”赵念岚道。“退一万步讲,你可曾见过有哪种毒能够在人身上潜藏十余年还不发作的么?你我也都知道,素儿身子本就有先天不足之症,向来没有那么康健……”

  “但愿是我多虑了吧。”郁长勋轻轻抚着瓷杯。“素儿这孩子天资聪颖,又被我们这些人严加管教。如今,她的名望,早已超过了当年的熙岚。”

  “你在担心什么?”赵念岚问道。

  “她越耀眼,对我们的计划越有利,但对她自己却越危险。”郁长勋道。 

  “也许很快,素儿就会成为陛下手中,最锋利的一把刀。可这把刀若是真的插入了殷同全的心脏,又如何能全身而退?念岚,我们这样对我们的亲生女儿,是不是太过残忍?”

  “这是她的命数,容不得她自己选择。她是我们的亲生女儿,但她更是我们这些浩劫幸存者的希望。纵然她日后怨我恨我,我对我所做的一切,亦没有半分后悔。”赵念岚道。“对于素儿,我们不是好父母,可对于灵安,这份残忍,值得。”

  郁长勋没有说话,只是轻轻叹气。

  “我们是对不住她,素儿天□□自由,我们却生生剥夺了她选择自由的权利。”赵念岚望向沙盘。“她身上的伤,心里的苦,我一清二楚。她白日里精神百倍,夜色中默默流泪,那时她还那么小,我这个做母亲的,能好受么?我想去抱抱她,安慰她,但我不能过去,我不能心软。”

  “看别人家的大小姐,赏赏花,喂喂鱼,荡荡秋千,那般养尊处优。我郁长勋的女儿,本该比这些女子都要幸福安稳,可她的世界,却过早的被朝局阴诡,战场厮杀所占据。”郁长勋道。

  “素儿本来也不是什么寻常女子,她知道她肩上的责任,有苦有累,她从来都不说的。要她像那些庸脂俗粉一样生活,也许她还不情愿呢。”赵念岚道。“她心高气傲,不愿低头,只是讨厌有人束缚罢了。纵然她如今与我们疏远一些,但我相信,她是理解我们的苦衷的。”

  “若是将来,我们能有安生日子,她想要任何补偿,我都会给她,就算豁出了我的命,我都没有二话。”

  突然,一阵轻微的敲门声打断了夫妻二人的谈话,夫妻二人相视,都微微皱了皱眉。

  “谁会在这个时候来?章大哥一直在城上,凌峰,昱安还有年轻一辈的将领们不是才走么,难道又折回来了?”赵念岚问道。

  郁长勋摇了摇头,说道:“应该不是他们,章大哥有公务在身,不会轻易离开,凌峰他们血气方刚的,刚才吵不可开交,叫我都赶回去了,想必也不敢折回来。”

  郁长勋心下疑惑,小心将妻子护在身后,走到议事堂紧闭的门前,伸手将门打开。

  一道黑色的身影,安静站在门口,右手抬起,依旧是敲门的姿势。

  那人轻轻放下右手,恭恭敬敬行了一礼,轻轻说道:“见过豫王,王妃。深夜来访,万望恕罪。”说完他便拂落斗篷上的帽子,露出面容。

  刀削斧刻的面容,沉静内敛,却又隐隐透着一股睥睨天下的气势。这人正是灵安宸王,那传闻中重伤昏迷的皇甫宸。

  郁长勋心中一惊,微微向后退了一步,不过很快他便按捺住心中的疑惑,将皇甫宸拉了进来。

  吱呀声传来,议事堂房门再次紧闭。

  夜色如水微凉,古树上的红布条依旧随风飘荡,而方才那虔诚许愿的身影,早已敛了深情如许,换做一贯的清冷模样,出现在了郁长勋的面前。

  山雨欲来风满楼,螳螂伸开了爪子,黄雀尚在假寐。

  方才在议事堂中打的热火朝天的诸位年轻将领已经散去,章昱安独自一人漫无目的地在豫王府中行走,思考着战事。不知不觉间,竟走到了一处雅致的院落,木槿花盛开,佳人却尚未归来。

  “怎么了?不回客居歇着,跑到这里来了?”身后低沉的男声传来。

  章昱安微微一笑,看向这满院的姹紫嫣红,轻声道:“凌峰大哥不是也没睡么?跑到这里是做什么?担心灵素了么?”

  “我说我是来看花的,你信么?”郁凌锋问道。

  章昱安笑而不语。

  “昱安,你了解卫云轩这个人的底细么?”郁凌锋道。

  “我知道的,也不过就是那些人尽皆知的东西而已。”

  “我原以为你会很关心。”郁凌锋笑道。“卫云轩阵前掳走素儿,却并未将她安置在军营,而是将她送进了月影阁之中,派了医者好生照料,并未有一丝怠慢。此等居心,实在是让人捉摸不透。而卫云清好色之名远播千里,听闻消息后,即刻向月影阁赶去。听说卫云轩拦在素儿所居石室门前,同卫云清对峙,最终卫云清悻悻而回,十分不快。”

  章昱安看向那花草掩映的院落,道:“灵素没受伤便好。”

  “你是我郁州最年轻的先锋,你一手训练出来的常胜营更是郁州最锋利的武器,可你在感情上的敏锐,却远不及你在军事上的成就。”郁凌锋拍了拍章昱安的肩膀。“你是我最好的兄弟,我将唯一的妹妹交到你的手里,我才放心。”

  “宸王殿下不是更好么?”章昱安道。“他能给灵素的,也许我一辈子都给不了。”

  “在权势名望上,我们当中的确没人能比得过他,但你能给素儿的爱,却是宸王殿下的身不由己。”郁凌锋道。“他硬闯月影阁,舍命相救,我们郁家的确是欠了他一条命,日后纵然赴汤蹈火,我们也会还了这个人情。但这个情却不需要用素儿的终生来还。”

  章昱安抬起头,望向凌竹山的方向,眸中是无法猜测的复杂颜色。

  灵素,你同皇甫宸到底是什么关系,能让他舍命救你?

  议事堂中,烛火依旧,映着三个人的神色,严肃异常。

  郁长勋手指一下一下敲打着沙盘的边缘,伸手将一面红色的小旗插在被蓝旗重重包围的一处山谷。

  “血玉谷……”赵念岚轻声念道。“血玉谷离凌亭不远,凌亭的地势对我们不是更为有利么?”

  “灵素郡主在凌亭大败玄菁之后,卫云清等人对凌亭的研究不比我们少,在凌亭,我们已经没有优势可言。”皇甫宸转头看向城防图。“相反,血玉谷地形复杂,玄菁占不到太多的地利。况且,此番玄菁大举进攻,灵安周边各国也想趁此机会分一杯羹,四境动荡,多事之秋,我们实在无法分出更多的兵力协助郁州。若想以少胜多,唯有破釜沉舟,置之死地而后生,逼卫云清分兵,我们再各个击破。”

  “宸王殿下这局棋下的真是好。”赵念岚抚掌说道。“先是佯装受伤,躲过眼线,再是借救素儿之后真正受伤的机会,骗过殷同全,也骗过玄菁大军。如今又是深藏幕后,操纵全局,用我郁州十二万大军的身家性命来一场豪赌。果然是高手。”

  “王妃这是在怪我。”皇甫宸道。

  “虽然心里有几分不快,但是我明白你的苦衷。”赵念岚道。“援军老帅身死,你临危受命,带着一支布满殷氏党羽的队伍,举步维艰。如此周旋,你才能骗过你想骗的人,调派自己的人手,指挥这一支原本支离破碎的援军。”

  “豫王妃果然爽快。”皇甫宸赞叹道。

  “援军现任代主帅程将军此刻如何了?”一直盯着沙盘的郁长勋道。“援军现在依旧按兵不动,我们也没有接到援军再次易帅的消息,也是宸王殿下的障眼法吧。”

  “不错。程康唯殷同全马首是瞻,置军令与不顾,按例当枭首示众。但此时我还是让所有人以为我尚在莫别山养伤为好,所以他这条命还得留一阵子,好替我隐瞒。”

  “那宸王殿下打算什么时候让那卫氏兄弟知道这个消息呢?”赵念岚随手倒掉了壶中的冷茶。

  “左右两路军到达血玉谷,中路军即将到达郁州的时候。”皇甫宸道。“来不及未雨绸缪,亦等不到调兵回救,卫氏兄弟就成了瓮中之鳖。”

  “敢问宸王殿下,你是否能护得我郁州周全,保我郁州将士不至遭逢灭顶之灾?”郁长勋问道。

  “战场局势瞬息万变,我无法保证不损失一兵一卒,但我可以用性命担保,拼尽一切,赢得此战。”

  半晌无话,唯有烛火尚在摇曳。

  “好。”郁长勋重重答道。

  皇甫宸拱手相谢,郑重说道:“我替灵安百姓谢过豫王。”

  “何须你说这个谢字?”郁长勋道。“郁州是我郁家祖业,二十年前我伯父临阵脱逃,致使郁州惨遭屠城之灾,我父亲被玄菁人行车裂大刑,死无全尸,郁家同玄菁早已是宿敌。我郁家,也欠郁州百姓,欠灵安子民一个交代。”

  “战火燃起,最苦是百姓。郁家为灵安出生入死,救郁州于水火之中,自是受万民敬仰,何谈愧疚之言?”皇甫宸道。“若谈有愧,我将您和郁州众将领送入如此凶险的境地,才真该道歉。”

  “难道还有更好的选择么?玄菁三十万大军压境,我郁州,就算算上援军,也才不到十六万军士,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?”郁长勋道。“倒是要谢过宸王殿下,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。殿下在外周旋,若行差走错,便是满盘皆输,岂不是比我们阵前厮杀凶险万倍?”

  “用人不疑,疑人不用,当年那个疾风一般的少年郎,纵岁月辗转,赤血仍殷。”皇甫宸叹道。“朝堂上的那些胆小鼠辈,附庸权贵之人,若是见到您,当无地自容。”

  “殿下谬赞,长勋惭愧。只是此番,我全线压上,郁州城中必然兵力空虚,还请宸王殿下护郁州周全。”郁长勋道。

  “这是自然。”皇甫宸道。“我还有个不情之请,望豫王和王妃成全。”

  “殿下请说。”郁长勋再次微微皱眉,似是猜到皇甫宸所求为何。赵念岚倒是面色未改,打量着眼前这个清贵亲王。

  “我想向二位借一个人。”

  “谁?”

  “豫王的千金,《九国谋》的作者,灵安最盛名的女子,灵素郡主,郁灵素。”皇甫宸一字一句道。

  郁长勋刚想说话,却被一边的妻子抢了去。

  “恕我这个妇道人家多嘴。”赵念岚道。“敢问宸王殿下究竟和我女儿有何渊源?”

  皇甫宸身旁的一盏灯烛似是燃尽了最后一滴眼泪,骤然熄灭。

  “故交。”皇甫宸言辞简洁。

  “故交?”赵念岚走到皇甫宸身边。“真的只有故交这么简单?”

  “念岚……”郁长勋在一旁阻止道。

  “豫王不必阻拦,王妃爱女心切,我明白。”皇甫宸道。“王妃放心,我同郡主真的只是故交好友。”

  “宸王殿下真是仗义,为了故交好友,愿意豁出性命。在这如此浑浊不堪的朝堂恪守江湖道义,真真是楷模之举。”赵念岚道。

  “我虽身在朝堂,却是半个江湖人。虽说如今列国纷争,朝堂混战,江湖世风日下,人心不古,但祖宗留下的天理人心,依然振聋发聩。灵素郡主既是灵安名门千金,又是江湖侠义之辈,于情于理,纵使我舍命换命,又何妨?”皇甫宸道。

  “好。宸王殿下光明磊落,你不说,我便不再多问。”赵念岚重新点起灯烛。“那殿下是需要素儿怎么帮你。”

  夜凉如水,黑色的身影闪过瓦檐,迅速与这暗夜融为一体,消失不见。

  议事堂中只剩下郁长勋夫妇二人。

  “你可是真的想好了?”郁长勋问道。

  “你这是在怨我?”

  “不是。我只是在想,这么做,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。”

  “既然这是宸王殿下自己提出来的,我便顺水推舟,把素儿送到他身边去。”赵念岚道。

  “只怕素儿不愿意。”

  “素儿愿意才怪。”赵念岚笑道。“她心中有灵安子民,但这份大爱,却只在战场之上。朝局阴诡,纵然她有搅弄天下的能力,也不愿意趟这趟浑水。宸王对她有意,素儿对他亦非无情,只是若是她真的选择了宸王殿下,便是放弃了她最珍视的自由。”

  “你这是切断了素儿唯一的退路。”

  “没错。熙岚的死是她心甘情愿,因此,对于青远多年的愤恨与执拗,素儿并不理解;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给她她想要的温暖,她只认为我们把她当做了复仇的工具,若素儿真的撑不住,放下一切逃走,我们亦劝不动她。唯有用她所爱的人把她栓在这条路上,她才会心甘情愿,走她该走的路。”

  “我们这是已经给素儿定下了终身呀。”郁长勋道。

  “坊间传言并非空穴来风,宸王殿下肯舍命相救,他对素儿便是真心的。与其让素儿天马行空寻找所谓的爱情,倒不如让宸王殿下来照顾她,至少在阴谋漩涡中,有一个人,愿意挡在她身前,护着她。”

  ……

  秋风瑟瑟,议事堂的烛火不久便熄灭下来,安静得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。

  远在凌竹山的郁灵素不知道,她的终身,已在父母的长谈当中被定了下来,而红线的另一端,正是那个她又爱又恨的男子。若是他不曾舍命相救,也许她就可以顺利地将他忘掉。可命运捉弄,她越躲避,就越避无可避。

  厮杀战场,她凭借满腔热血纵横驰骋;郁州政事,她凭借安民之心游刃有余。可她最向往的自由,却似乎与她的生活格格不入。皇甫宸,是此生第一个让她心动的男子,两年前,她曾想过与他逍遥江湖,可他的身份,却偏偏是灵安最耀眼的亲王,选择了他,就是辜负了自己,就是放弃了自己期盼了近十年的自由。可是自己的心,却偏偏那么不争气,偏偏想要相见,偏偏想要靠近。

  若是执手一生的代价是放弃自由,相爱的人可还愿意选择黄泉碧落?

  郁灵素不知道,纵然坚定如皇甫宸,也许也不得而知。

  在夜幕之中如幽灵鬼魅一般穿行而过的皇甫宸在林中稳稳落下,抬头看了看被茂密的林木遮蔽住大半的夜空,叹了口气,修长的手指习惯一般抚上手腕处那串微凉的黑曜石,微凉的触感却因为这石头中潜藏的故事而显得寒彻骨髓。

  “郁灵素……”皇甫宸喃喃重复着这个他在午夜梦回时重复过无数遍的名字。

  郁灵素,那个名动九国的奇女子,那个被卫云轩掳去月影阁依旧淡静从容毫不畏惧的女子,那个千军万马中淡然挥墨而定胜负之局,进可横刀立马,退可运筹帷幄的女子,她那颗七窍玲珑的心,他皇甫宸不敢再猜,也未必就能猜得透。

  没错,他猜过,也骗过,结果却是惨败……

  所以,他不敢再猜。与其漫无目的地猜,倒不如主动出击,让那个一直在逃避的丫头,自己选择走到他的面前来。

  皇甫宸苦笑,他到底是爱上了一个怎样的女子啊……当年御膳房的胆大妄为,经年之后仗剑天涯的快意恩仇,远观翩然若仙,近看其实呆傻可爱。

  她的命数,就如同现在这禹州大陆万里江山一般,大气磅礴却又千回百转,在金戈铁马中风雨飘摇。郁灵素,这样为世人惊艳的女子,不该属于那个流血漂橹的战场。琴棋书画她样样精通,可她最爱的,却竟然是秋水寒光的刀剑;诗词曲赋她不输才子,可她最被人称道的,却是谋定天下的胆识。

  她自己给自己选择了一条杀伐之路,自己情愿斩断自己所有的退路而一往无前。既然她一定要走上这条路,那他能为她做的,便只有守护在旁,助她成事了吧。

  耳边有极轻极轻的声音隐隐传来,皇甫宸收回思绪,眸光深邃,脚步轻动,扫起脚下一片干枯的落叶。

  “速度很快嘛。”皇甫宸笑道。

  “风尘仆仆前来赴约,你也不去迎接我?”懒散的声音趁着夜色的浓稠。

  “你又走不丢,我为何要去迎接你?轩辕太子殿下?”皇甫宸一边说,一边扫起脚边的枯叶,直直向从背后扑向他的轩辕逸打了过去。

  “啊呀!阿宸你不仗义!”  


  (https://www.bxwxbar.com/book/133584/2693422.html)


1秒记住笔下文学:www.bxwxbar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wap.bxwxbar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