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 > 封神归真录 > 第五四章 天苍苍兮临下土,胡为作此万灵苦

第五四章 天苍苍兮临下土,胡为作此万灵苦


  鸿沟百丈,中飘烈火,东接燕山峻岭,西跨伤心大海,极目西望,竟是不见尽头。

  难道大唐倾国北来,欲一举而成万世之功,竟被这一道地沟挡住,若说就此退军,旋师南归,哪里有这个道理?只是数百万大军,都是肉体凡胎,又不能腾云驾雾,却又如何跨越这道火焰之河?

  李世民在马背上,看着眼前烈火腾然,脸色不豫,左右数十功臣名将,虽然都是百战功成,自刀山枪林里杀出来的,却如何能和这不属于凡世的力量相抗?一时亦是踌躇无言。

  李世民座下汗血宝马名飒露紫,四蹄长毛飘扬,犹如火焰,四蹄蹬踏,甩头喷鼻,想是感受到主人心情,心中也是大感不安。

  天色阴沉,青灰色的重云一层层的汇聚拢来,渐渐汇成一个方圆数万里的云涡,缓慢然而却沉重地旋转着,低低地压在燕山上空。

  雪,下得更大了,狂乱地飞舞着,打在五百万唐军的脸上,众军视线已不能越眼前数丈之外。

  龙凤旗扑喇喇地振荡作响,高高飘扬在士卒们的头顶,数百万唐军鸦雀无声,只待皇帝陛下一声令下,纵然火海横断,鸿沟无底,也是一往无前,绝不退缩。

  “姑娘,你可胜得这名道士?”李世民转过头去,低声问那驭剑少女。

  少女摇了摇头:“此人三花飞腾,五气湛然,已臻上清境界,我一介女流,修剑仙之道不过二十年,岂能胜得此人?”李世民大感失望,自语道:“如此却该如何?我五百万大军,却被一道士阻住去路,前进不得,传诸天下,我唐还有何面目号令四夷?”少女道:“陛下不必沮丧,此乃天地合运,神仙杀劫,该有此一阻,料众位真人不久到来,便可无惧矣。”

  “真人?是岐宗师与抱朴真人、正一真人等各位真人么?”李世民问道。少女摇头,“岐道兄等人,虽然号为真人,实乃修真之人也,俗谓灵仙。虽能飞腾,尚不能离人间,与我不过伯仲之间。我所谓真人者,提契天地,把握阴阳,呼吸精气,独立守神,居轻清之上,大罗之中,出玄入冥,神通万化,不一而足,非是岐道兄等人所能及。”

  李世民“哦”了一声,在他生平所见,岐晖等人的道术与眼前这少女的驭剑之术已可算是至矣尽矣,蔑以加矣,丘处机境界看来又远在少女之上,而少女口中所言的真人,更是超然挺特,他虽尊崇道教,也听说道家自有妙道真仙,逍遥三界之外,但囿于阅历,不曾亲见,却难以想象其神通大法了。顿了顿,又问:“可能胜得这位长春真人?”女子道:“若是这丘处机一人,又何足劳动诸位真人玉驾,此人尚有师长在后。”李世民不觉骇然:只这丘处机一人,已令数百万大军困于此地,若他还有师长,却当如何处之?难道真个退兵不成,却如何心甘?

  大白牛背上少年乃蚩尤魔身,他的境界以女子修为却看不透,因此却不曾提及,李世民也只道那便是承乾本人,想必随那丘处机学了些左道邪术,故此这般模样,身后红光赤气,也只道是那丘处机放出异象,不曾着意。

  且说李世民正沉吟思量之际,有数道云光,五色缤纷,自南而来,冲破大雪,须臾而至,落在军前,李世民与左右功臣名将抬眼看时,见楼观道嗣法宗师岐晖在前,灵宝派嗣法宗师葛洪、清微派嗣法宗师王远知、正一派嗣法宗师张应韶、灵宝派简寂先生,以及尹文操、叶法善、罗公远、司马承桢等诸派弟子,一时并至,另有数名黄衣女真,李世民与群臣不认得,却是那黄龙派南溟夫人与女弟子也到了。

  众道人落得地来,不及见礼寒暄,匆匆向李世民稽首:“贫道等见过陛下。请陛下即刻安排香案,燃香秉祝,诸位祖师不久下降。”李世民大喜:“是诸位玉虚祖师亲身下降么?”岐晖道:“正是,请陛下即刻焚香祝祷。”李世民忙吩咐下去,少顷香案排成,李世民与群臣拈香对天祝告。

  不一时,只见茫茫大雪之中,天光大开,一派异香,璎珞金灯,次第亮起,照耀当空,浩浩荡荡九色祥光中,鹤唳当空,一道云气如飞龙垂瀑,东极青华妙岩宫青玄上帝太乙救苦天尊、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、崆峒山元阳洞灵宝大法师、二仙山麻姑洞黄龙真人、终南山玉柱洞云中子,各各足踏庆云莲花,项后千重瑞气,百宝光明,慈悲救苦真人、大慈大惠真人、九凤破秽大神、洗院大神、无义断恩大神、正精火目大神、震雷鼓目大神、全角复体大神、解冤释怼大神、太一八十一神、天丁力士、青玄功曹、黄线童子、玉女神王,前后簇拥,自云气中飘飘向下降来。

  暖意融融,如沐春风,降雪虽骤,却已落不到众人身上,楼观、灵宝、清微、正一、黄龙诸派宗师弟子皆拜伏道旁:“弟子叩见各位祖师。”李世民与群臣也要行礼,口称:“世民久仰列位祖师清名,只恨福薄,无缘得见,今日得睹仙颜,世民何幸,天下何幸。”清虚道德真君道:“人皇无须多礼,世间杀运,我等神仙难免,故此身涉红尘,此地凶险,请人皇暂避一时。”真君手中将混元幡一撒,只见青光一派,笼盖千里,人喊马嘶中,五百万唐军飘飘而起,移在燕山之上,众军依山扎住营盘,放眼观望。

  那驭剑少女至真君前行礼:“弟子聂隐娘,见过老师,愿老师万福金安。”

  原来那少女乃是清虚道德真君弟子。昔隋末大乱之时,清虚道德真君偶尔下山,云游四方,正见这名孤女,年方三岁,父母亲族并一村之人俱亡于战火疾疫之中,真君遂将她救上仙山,授以剑道,至今二十年矣,数月之前,方被真君遣下青峰山,回护人皇气运。

  真君微笑点头:“隐娘起来罢,掌教圣人在昔曾云:丹成九转,一转九返,一返九劫,不历千百之劫,怎得道德完全?你年纪幼小,今番恰逢劫数,正好历练一番,于日后修行大有裨益。”

  岐晖等人间宗师虽知聂隐娘来历非同寻常,却不知她竟是真君亲传弟子,心下都十分惊讶,上前欲以师长之礼见过隐娘,真君道:“我道门不拘礼数,达者为先,她年纪小,修道年浅,当不得诸位拜见,依旧叙个平辈之礼吧。”各位道人应了,太乙天尊将指一指,地下那道大火登时熄灭,连鸿沟泯灭无痕,众位真人也不与丘处机搭言,自上云端,垂帘默坐,无量莲华,金灯璎珞,祥光紫气,上彻于天,与蚩尤顶上赤气争辉斗耀,蚩尤在牛背上端坐不动,微微冷笑。

  云中金城之上,窦太后、白衣尼与赫连太后、新君拓跋宏等人在宫中高处,透过茫茫大雪,眺望南方,见红光紫气,洞彻万里长天,众人不知情势如何,心中紧张。

  忽闻天上鸟鸣之声,狂风滚滚,众人抬头观看,只见一道金色光流,自西北须弥山头而来,其中隐隐现出无数金翅鸟与异样鬼神之形,曼荼罗光轮千百亿重,滚滚掠过天空,往南而去。

  伤心海上,太乙天尊身边金霞童子站起身来,将金钟一振,清音一声,直透重霄,九天上便有鼓点声起,渐渐急骤,声动八极,随着鼓点之声,燕山上空那巨大的青灰色云涡越转越急,越转越急,蓦地里一道火光如扶摇羊角,粗达五百里,自那万重云涡中一旋而出,滚下地来,倒卷起来,赤焰万丈,栩栩飘摇,鸦鸣嘹亮,无穷火鸦振翅飞出,又有无数火龙、火马、火鼠,飞腾纵跃,啸吼连天,百万火幡当空猎猎招展,当中赤烟驹上,坐一位神明,怎见得,有赞为证:

  鱼尾冠,纯然烈焰;大红袍,片片云生。丝绦悬赤色,麻履长红云。剑带星星火,马如赤爪龙。面如血泼紫,钢牙暴出脣。三目光辉观宇宙,彤华天上有声名。

  正是火部首神、南方丹陵三气荧惑火德星君罗宣,三首六臂,一手执照天印,一手执五龙轮,一手执万鸦壶,一手执万里起云烟,双手使飞烟剑,左右乃五位火部正神:尾火虎朱招、室火猪高震、觜火猴方贵、翼火蛇、王蛟知、接火天君刘环,领无数火神火官火正,下降凡尘,驻于左首。

  鼓声大震,只见那云涡中,一股五色浊气,喷涌而出,当中现出万重瘟癀伞盖,无数行瘟使者,跳跃而来,当中金眼驼上,坐一位神明,怎见得,有赞为证:

  截教门中为最先,玄中妙诀许多言。

  五行道术寻常事,驾雾腾云只等闲。

  腹内离龙并坎虎,捉来一处自熬煎。

  炼就纯阳乾健体,九转还丹把寿延。

  八极神游真自在,逍遥任意大罗天。

  正乃主掌瘟癀昊天大帝吕岳,端坐金眼驼,青面獠牙,三头六臂,一只手执形天印,一只手擎住瘟疫钟,一只手持定形瘟幡,一只手执住止瘟剑,双手使剑。左右两旁,六位瘟部正神相随,东方行瘟使者周信、南方行瘟使者李奇、西方行瘟使者朱天麟、北方行瘟使者杨文辉、劝善大师陈庚、和瘟道士李平,各执法器,驻在右首。只见得瘟癀伞盖,连绵不绝,青黄赤白黑五色浊气翻涌腾沸,如活物一般,重重彩烟瘴气如帐幕一般,将天地都迷住了,瘟部众神身形不见。

  云涡急转,一道巨大的闪电曲曲折折,劈将下来,霹雷声起,天上天下,九天四洲,尽皆摇动,只见阴云喷薄,青雷朵朵,当空怒放,万里雷云间,三十六员鸟首人身的雷将舒展千丈青翼,越空而来,又有彩云仙、菡芝仙、闪电神、二十四天君、九天雷公将军、八方云雷将军、五方蛮雷使者、三界蛮雷使者,九社蛮雷使者、雷部总兵使者、四目雷师皓翁、苍牙霹雳大仙、火伯风霆君、风火元明君、雷光元圣君,雨师丈人仙君,手持青剑、神斧、宝钺、法杖、云幡、电镜、火蛇、风索、陀罗等等千百般法器,三十六面雷鼓在青冥云气中起落沉浮,无数雷将赤着上身,排列左右,持槌击鼓,响彻重天,当中墨麒麟上坐一位神君,三目苍髯,手执风雷双鞭,赞曰:

  无上神霄王,统天三十六。

  九天普化君,化形十方界。

  披发骑麒麟,赤脚蹑层冰。

  手把九天气,啸风鞭雷霆。

  能以智能力,摄伏诸魔精。

  正是一千七百年前,殷商太师,绝龙岭死节,封神榜上,名列雷部首神,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闻仲,天尊领雷部众神,驻在右首。只见祥光缥缈,紫雾盘旋,电光闪灼,风云簇拥,雷部乃猛烈之将,风云雷电,发生万物,推迁四时,长降阴阳,录善罚恶,威权极尊,果然与众不同。

  众雷将赤膊擂鼓,忽然举起鼓槌,同击大鼓,蓦然而止,天地俱寂,天上那巨大青灰云涡一时散开,满天腾涌,穹苍间亿万星斗闪烁,星光缥缈,云气如海,八万四千群星恶煞腾跃围绕,二十八宿执九光、玉节、十绝、灵幡命魔之剑,霞冠火珮,龙戟霓旗,翠辇绿綍,虬骖虎骑,千花之盖,八鸾之舆,羽龠、玄竿、虹旌、玉钺神仙之物,五龙之印,九明之珠,腾空奔跃。

  当中璇玑七香车碾动虚空,隆隆而来,七香车上,坐一位圣母,戴金翅飞凤冠,目蕴无穷星辰,闪隐流转,掌紫气星辰剑,持龙虎玉如意,乃亿万星辰主宰,北极紫气之尊,中天北极三垣紫宸坎宫斗母大天尊,赞曰:

  真空妙相神王师,无上玄元天姥主。金光烁处,日月潜辉,宝炁旋时,鬼神失色,显灵踪于尘世,卫圣驾于阎浮。

  又曰:

  天上神魔交战日,人间劫火动燃时。

  万首应化显神通,万臂垂雄施道力。

  常游日月二宫前,独救刀兵三界内。

  蚩尤见圣母降临,微微动容,丘处机见了,却不禁色变,皱眉思量,只见太乙天尊立起身来,手掐玉清诀印,向空一指,电光一线,烈如十日,荡开虚空,现出九霄极高之处景象,苍茫混沌之中,有一石台,形如泰山,落拓苍青,高三万里,云气去来,那高台上自上而下,血染也似三个朱红大篆:封神台。

  又见那封神台顶上,虚空之中,悬着一张榜文,色作天青,舒卷飞扬,若有若无,时隐时现,那榜文之上,金光流转,隐隐若有无数金符玉字,苍然古意,浮凸流动。青气浮动,那榜文、神台,一时消失,中间现出一名老人,杏黄道袍,白发萧然,须眉如雪,怀抱一角黄旗,手持一根苍鞭,坐在四不相上,哪吒、韦护、雷震子、黄天化、殷郊、殷洪、杨任与下四部三山五岳、步雨兴云之神簇拥围绕,于那青气之中向下降来,落在燕山之前,在四部众神上首执鞭而坐。

  老人坐定,向五位真人遥遥稽首作礼,展开玉虚杏黄旗,往地上一插,霎时间大旗飘动,金花发现,隐现生灭,百千万亿,起伏如潮,照耀虚空,笼盖三千里方圆,更无罅隙。

  怎见得,有赞为证:

  宝符秘,出天先,斩将封神合往愆。敕赐昆仑承旨渥,名班册籍注编全。斗瘟雷火分前后,神鬼人仙任倒颠。自是修持凭造化,故教伐纣洗腥膻。

  正是当年蟠溪垂钓、斩将封神、兴周灭商的朝歌屠叟;如今封神台上,身为诸神总领的飞熊先生姜尚姜子牙。

  子牙坐定中央八卦台,横执打神鞭,玉虚门下三代弟子随侍身后,哼哈二将、四大天王分列左右,八部无量众神雁翅分开,仿佛往昔重现,俨然又是当年提兵百万、掌握元戎的天宝大元帅。

  燕山之上,李世民与一众功臣名将见了这等阵势,惊骇莫名:诸神下降,仙圣齐临,那丘处机究竟是何方神圣,竟要劳动周天仙神一齐降临燕山?

  原来截教之名,自封神之后,寂寂无闻,世间只知太上老子、元始天尊二圣,不知更有通天教主、截教圣人。故此众人惊诧。

  不提李世民惊骇,且说丘处机见子牙率诸神下降,执打神鞭高坐中央,雷火瘟斗四部阵列在前,刹那间心头雪亮:原来如此,原来如此,这是要驱虎吞狼,教我截教门下自相残杀呢,玉虚门下好阴狠的心肠。

  此时天上金翅鸟鸣,魔云滚滚,乃是刹魔圣主与伽楼罗、阿修罗、罗刹、乾闼婆、紧那罗、摩呼罗迦奈落伽六部魔众乘空而至,蚩尤长笑一声,白牛四足莲花涌起,起在空中,上了曼荼罗光轮宝座,与刹魔执手共坐,只见刹魔腕缠金蛇,白衣如雪,蚩尤双目深深,黑发垂地,十六天魔女衣袂翻飞,立于座下。摩醯首罗、杜尔伽、鸠摩罗、魔师九灵元圣、右魔使楼陀罗、四大阿修罗王罗睺罗、计都、罗骞驮、毗摩质多罗、十头魔王罗波那、阎摩罗刹、太孛夫人鸠盘荼、十罗刹女蓝婆、毗蓝婆、曲齿、花齿、黑齿、多发、无餍足、白幸帝、夺一切众生精气、地母波里提毗、火天阿耆尼、水天伐楼那、风天伐由那、日天子苏利耶、月天子旃陀罗、波旬、魔罗,九十六种八万万魔众,前后旋绕。

  那白牛哞鸣一声,前蹄立起,化为人形,依旧是大力牛魔王模样,与铁扇公主薛荔多挽手而立,各各喜欢。

  丘处机也自跌足而起,踏云而观,见燕山之下,伤心海上,万神麇集,心头思忖:玉虚门下行此毒计,虽有魔众为我大援,难道叫他与我截教故人互相斗杀?饶他智计多端,一时间却也失了计较,背后有人朗声道:“处机,何事忧烦?”丘处机闻声转头,见多宝道人与马钰手持白拂,青袍飘荡,立于身后,虬首、灵牙二仙站立左右。

  “师父、师叔、师兄,姜子牙持打神鞭下降,意在驱虎吞狼,故此弟子心中烦恼。”丘处机道。

  虬首仙、灵牙仙举目观瞧,见八卦台上,子牙白须皓首,执鞭危坐,上四部雷火瘟斗诸神皆列于前,多宝道人手持拂尘,衣袍如铁,面色端严:“若形势如此,也说不得,只有日后再作计较了。”虬首、灵牙二仙骂道:“太乙小人,无耻之尤。”

  天外短笛声吹,有一老人,头顶光秃,霜雪也似的长发披散肩头,与浓密的长眉胡须纠结在一处,双眸金线隐隐,灰布长袍,不系腰带,披襟当风,拄着一根扭曲盘结的旧藤杖,自虚空走出,执一面纯赤色难降伏幡,立于南方。

  金钟响动,又有一名老人,淡黄道袍,长眉如雪,手持鹿杖,自昆仑山而下,执一面纯青色难降伏幡,静立东方。

  又有一女真人,发髻苍然,腰悬宝剑,执一面纯黄色难降伏幡,自碧游六宫间翩然步虚而至,在北面而立。

  又闻鹿鸣呦呦,燃灯道人肩歇大鹏雕,杖挑无尽意灯,执一面纯白色难降伏幡,自灵鹫山头,跨越西洋苦海,立于西面。

  玉虚宫众人见玄都大法师、南极仙翁、无当圣母、燃灯道人前来,微微颌首,太乙天尊却只将眼横瞥一眼燃灯,冷然不语。

  玄都大法师、南极仙翁、无当圣母、燃灯道人四人遥遥相顾,各道一声“善哉”,手中轻轻一顿,将四面难降伏幡竖立在大地之上,四幡据东、南、西、北,分青、赤、黄、白,相去各七千里。

  霎时便有无量无边百千万亿灵符宝箓自幡上浮起,冲空交汇,布满苍穹,交织鼓荡,拳头大的四色光涡彼此勾连,仿佛一重薄薄的纱幕,覆在上方,过了片刻,光涡符字俱消,上方雪落如织,再不得下来。

  四幡范围之内,光景变幻,空间广大,陡增数百千倍,辽阔无边,四望不见其极,多宝道人将手往下一指,伤心海水彻底冻结,坚如精钢,水火刀兵,再难损伤;太乙天尊执震灵之剑,潜运玉虚大法,将剑尖引一海之水,如穹庐一般,遮护上方。元始天尊在昆仑山上,把琉璃瓶中净水,望西一泼,乃三光神水,浮在海水上面。任你海下仙神魔主,各展无量神通,无边法力,虎跃龙腾,难动此水分毫。

  钟罄响动,劫火将燃。

  唐军在燕山上,往下看来,只见洪波浩渺,直接山头,茫茫海上雪,海上雪茫茫,更不见其下情形,李世民对长孙无忌道:“无忌,我今日方知神仙之能,举国之兵,尘世繁华,与之相较,渺然一粟。怪不得当年秦皇汉武,倾国之力,欲作仙人。”无忌道:“仙人固不老,仍不免红尘杀厄,亦未必值得我辈称羡了。”李世民喟然不语。

  十万里外,积雷山头,万妖毕集。乱石山碧波潭万圣公主、九凤驸马、平顶山莲花洞金银二妖王、碗子山波月洞黄袍妖王、青龙山玄英洞辟尘、辟暑、辟寒三位犀王、黄花山黄花观金眼魔君、盘丝洞七情妖女、荆棘岭三友、杏仙,以及白骨夫人、南山大王、黄风大王率领百万群妖,向上口呼:“齐天大圣万寿!”

  悟空站在城头,乙事主立于左,小山立于右,大金鹏王与袁福通执戈为校尉,悟空遥观燕山,见西洲、南洲之间,群山万壑,跋涉艰难,遂而撮口一吹,一阵神风浩然拂过,荡涤岩壑,将中间一路山岭间生灵鸟兽,俱吹在两边。

  好大圣,耳中掣出金箍棒,晃一晃,通天彻地,一个筋斗,翻至九垓之上,双臂高擎定海神针,自上而下,一棒砸落。

  喀喇喇天崩地裂,茫茫劫灰腾起不知几千万丈,依稀仿佛间,犹如太古鸿蒙,盘古真人开天辟地之势。

  悟空再将棒向天一指,满空间雷云滚荡,列却霹雳,大雨淋漓,霎时将烟尘洗尽,万里一碧,积雷山上群妖看时,见十万大山,于中分崩,东西七万里,南北三千里,山棱全无,平整如通衢大道,自商末周初,一千七百年,南洲西洲群山隔绝,终于重行开通。

  群妖虽奉悟空为主,哪里料得到他竟有如此神通,一时间都骇得伸舌张嘴,半天合不拢来,九凤脸生红晕:“齐天大圣如此神通,我夫解脱有望。”率先拜倒:“大圣万寿,神通齐天。”群妖惊醒,山呼之声如四海翻啸,传达九州。

  悟空飘飘落下,携了小山,棒指东方,如电前行,群妖如海潮般奔下摩云城,自十万大山间冲出,向南赡部洲而来。

  阴山之顶,积雪万古,杀气冲空,四色滉漾,四名道人抱剑下观,只见燕山之畔:黑雾涨天全水气,沧波影日幌寒光。万迭波涛连四野,只闻风吼水漫天。

  四名道人乃是慧眼,海波汹涌,挡不住四人视线,早看见海水之下,魔云弥漫,成大黑暗宇宙,莲花开放,繁星点点闪烁,杀气起于南北,如巨龙腾身回旋,便欲相接,奋然搏杀。

  四名道人四顾八极,见茫茫雪意,红生天际,乃慨然作歌曰:

  “日出东方隈,似从地底来。历天又入海,六龙所舍安在哉?其始与终古不息,人非元气,安能与之久徘徊。莫不谢荣於春风,木不怨落於秋天。谁挥鞭策驱四运,万物兴歇皆自然。羲和,羲和,汝奚汨没於荒淫之波?鲁阳何德?驻景挥戈。逆道违天,矫诬实多。吾将囊括大塊,浩然与溟涬同科。”

  并肩联袂,道袍飞扬,如四头巨鹰,又似一片长云,翩翩荡荡,荡荡翩翩,向大海波中缓缓降下。

  毕竟不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。

  ;


  (https://www.bxwxbar.com/book/40227/2244346.html)


1秒记住笔下文学:www.bxwxbar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wap.bxwxbar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