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 > 大漠燕歌 > 第四十六章 淝水之战(一)

第四十六章 淝水之战(一)


公元383年,秦帝国天王苻坚下令:命阳平公苻融为征南大将军,督慕容垂、张蚝等数十名战将,率步骑兵三十万人当前锋,任命姚苌当龙骧将军,督益州诸军事,制造战舰,全面发动灭晋之战。

八月八日,苻坚亲自领军出征,为展现大秦国的威仪,从各富家世族中挑选了二十岁以下的俊美男子三万人,任命为皇家羽林郎,从首都长安出发。从全国征发的部队,共计步兵六十余万、骑兵二十七万,旌旗蔽日,战鼓震地,部队前后连绵千里。

出发前,苻坚下诏道:“朕率百万雄师御驾亲征,大军不日即可班师。现在任命司马昌明当秦国的尚书,谢安当司徒,桓冲当侍中,各机关单位在长安给他们预先安排好住宅,等待朕的大军凯旋归来。”

苻坚的前锋部队进抵项城,秦国从凉州出发的部队才到咸阳;巴蜀汉中的部队由姚苌率领顺流南下;幽、冀的大军由苻融和慕容垂率领,进抵彭城。秦军的军队东西相距数千里,各路大军由水陆两道同时并进,负责运输的船舶塞满江淮河道。阳平公苻融为大军前军主帅,与张蚝、慕容垂率先锋部队三十万人先行抵达颖口,进逼寿阳。

前燕太宰、太原王慕容恪的儿子慕容楷、慕容绍跟随慕容垂出征。慕容楷对慕容垂道:“主上不理众人劝阻,征调全国六州的全部兵马南下伐晋,兵威盛大,叔父认为可以成功吗?”慕容垂沉默不语。

慕容绍道:“主上骄傲自大已到极点,身边这些羽林郎都是些富家子弟,不懂军事,只会信口开河,阿谀奉承,只求迎合主上的意思。主上对他们都十分信任,率领这样一支军队,轻率地发动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,对敌人没有一点警备和敬畏的态度,我恐怕难以成功。”

慕容楷劝谏慕容垂道:“我也认为是这样,叔父乃当世英豪,能否复兴燕国大业,就看这次战役了!”

慕容垂沉默良久,他的内心同样在澎湃起伏。十三岁随父出征,从建国——灭国——求存,他的一生跌宕起伏,战无不胜,攻无不克,辅助兄长慕容俊建立鼎盛的大燕帝国,为慕容族人带来无上荣光。凭一己之力,率五万残兵击败桓温的三十万大军,挽狂澜于既倒,扶大厦于将倾,功高盖世,朝廷不但无赏,反遭太后可足浑、太宰慕容评的猜忌陷害,被逼得背国离乡投奔秦国,强大的燕国在瞬间土崩瓦解,庙毁钟弃,社稷灭亡。自己寄身敌国十多年,处处危机四伏,随时都有杀身之祸,为求苻坚眷顾庇护,不得已送女儿入宫,连妻儿也要忍辱求存,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。在王猛逝世后,终于取得苻坚的信任,与李靖领军出征平定幽蓟之乱,南下江东攻陷襄阳,再破寿春,逼使荆州的十万大军退守上明,天下谁人敌手?

慕容垂时年已近花甲,一生征战,十年忍辱,性格极其谨慎,对没有绝对把握的事从不会轻易发动。他稍稍平抑一下内心的波动,沉静地道:“苻坚绝非无能庸主,秦军将帅辈出,军队的战力很强,而且这次主上亲率百万大军伐晋,也未必不可成功,现在还不是复国时机,我们必须谨慎行事。”

慕容绍道:“我们的先锋部队已到晋境颖口,叔父作何打算?”

慕容垂道:“从大军的进军路线,我估计主上的战略意图是军分三路,一路,也就是西路,往江北长江上游,遏制桓冲;另一路,就是东路,攻取寿阳,压制江淮下游,不让广陵的部队救援建康;最后一路,即是中路,主力大军直扑防守最薄弱的中游豫州,拿下历阳,直逼建康。我会请求主上派我率兵西路,攻打荆州。”

慕容楷、慕容绍惊讶道:“叔父为何作此决定?晋国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就是桓冲的荆州军,从上游进攻,不但要面对桓冲的十万精锐晋军,而且我们缺少大型的舰船,根本无办法越过长江天险,这是任务艰巨而最没有取胜把握的一路,就算不去中路,叔父为何不请求攻打淮南下游,只要越过广陵,我军就可以进抵建康,这样也算是大功一件。”

慕容垂看一眼两个建业心切的侄子,目光冷峻道:“你们难道想重蹈彭超、俱难的覆辙吗!”

慕容楷不屑道:“彭超的失败是轻敌和指挥无能所致,我们只要谨慎进军,以晋军的人数和战斗力怎么能阻挡我中原大军前进?”

慕容垂冷笑道:“十多万精锐的帝国士兵在淮河南岸几乎被晋军全歼,洛州刺史、左将军邵保被临阵斩杀,主帅彭超、后将军俱难仅逃一命,难道真的仅仅是轻敌吗?晋军突袭彭城,设伏白马塘,火烧淮河桥,夜袭彭超大营,逼使秦军背水而战,北方的部队不懂水性,在江边被晋军杀得片甲不留。晋国军队步步精妙,环环紧扣,打得彭超、俱难、毛盛这些秦军大将,全无招架之力,你们说是因轻敌而败吗?”

慕容绍不断点头道:“叔父眼光果然锐利,彭超、俱难、毛盛等都是沙场老将,如此惨败确不是用轻敌所能解释的,想不到谢玄年纪轻轻,能有如此出众的将帅之才。”

慕容垂冷哼一声道:“谢玄不过是一个豪门公子,就算聪慧过人,但从未统领过大军打仗,而且晋军一向畏秦如虎,连桓冲的十万荆州精锐晋军,也不敢出兵营救襄阳。彭超不费吹灰之力已破淮阴,陷盱眙,逼三阿,与建康隔江而望,兵威赫赫,但一夜之间,竟被谢玄的数万北府兵尽歼秦军十万精锐,难道你们没有发觉淮南一役,晋军无论是战术部署,还是作战能力,都像极我们曾经熟悉的一人身影吗?”

慕容楷沉思良久,突然失声道:“叔父所指,难道是辅国大将军李靖吗?除了他,天下还有什么人能有此本事?”

慕容绍不禁目瞪口呆,脸色大变。

慕容垂冷峻道:“如果真是他,那么一切皆有可能发生,而到时襄阳就是我们北退的唯一通道。现在你们应该明白,我为什么要请求前往长江上游,去面对晋国最强大的荆州兵团,也不去江淮下游的原因了吧。”

慕容楷、慕容绍颔首佩服。

广陵是北府兵的大本营,这支军队自筹建始,在人们眼里,这支北府兵无疑就是谢家兵,现在外敌入侵,国家到了最危急的时候,国家养兵千日,谢家军义无反顾地担起保家卫国的重任。由于军事保密,李靖与谢安约定,李靖不以统帅的名义统领军队,但经淮南一役,李靖在北府兵中拥有绝对的权威,是广陵北府兵真正的统帅。

谢石、谢玄、谢琰都已齐集广陵,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靖身上。

“燕大哥,”谢玄首先道:“秦国调集百万大军,苻坚御驾亲征,苻融、慕容垂的大军快到颖口,我们应该如何应敌?”

连日探马回报,李靖已掌握秦军的行军路线。他一直在推演苻坚的战略部署,这一仗怎么打,甚至是该不该打。

苻坚可以统一中国吗?秦国可以成为一个强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吗?在军事上,秦国极有可能打过长江,统一中国;但在政治上,苻坚并没有听从王猛的劝告,民族  矛盾问题没有解决,胡汉民族融合还没有基本完成,结果必然是失败的。苻坚为解决国内日益激化的民族  矛盾和建立伟业的渴望,不听众人的劝谏,决意伐晋。晋国在汉民族的心中代表着华夏“正朔”,北方人口占百分之八十是汉族,氐族占百分之五,苻坚不能将胡人贵族全面实现汉化,解决民族融合这个难题,即令苻坚通过一次战役的胜利,消灭了晋朝,秦国能得到汉人的支持吗?如果不能,一定会激起他们更大的反抗,到时整个中国大地上将陷入更残酷、更黑暗和更漫长的大混乱,中华民族将处于四分五裂的危险状态。所以苻坚的军事胜利,不但不能带来民族强大的统一,反而会把北方的民族动  乱扩展到南方。在国家存亡的时候,谢安可以把一家子连同唯一的儿子都送上战场;刘牢之、何谦、诸葛侃这些流民首领,在遭遇外族入侵时,为了民族大义,能够团结一致去面对强大的敌人;以及刘裕这些底层的兵士和百姓,为了保家卫国,可以义无反顾地毅然前冲。华夏民族之所以数千年生生不息,中华文明之所以灿若星辰,正因为华夏民族具有永不向敌人屈膝的民族节气。这一仗要打,而且必须要打胜。

大战在即,李靖神态自若,完全没有一丝大战前的不安情绪,这位北府军的最高统帅,面对气势汹汹的百万秦军已成竹在胸。

他在军事沙盘前凝神沉思,确定最后的战略部署。广陵的北府兵、谢石的水军、连同可以调动的军队,江淮下游能投入战斗的兵力不足八万,秦军号称百万,苻坚更是豪言大军投鞭足可使长江断流。根据探马回报的消息,他必须准确推断苻坚伐晋的整个战略意图,作出最精准的战略部署。

谢石见李靖在沙盘前沉思良久,忍不住建议道:“秦军势大,我军兵少,我们应该凭借长江天险,扼守城关险要,用铁链封锁长江水面,坚守江淮下游。秦军兵力虽强,但他们没有大型战舰,只要我们严阵以待,坚守不出,秦军也难以越过长江天险。”

李靖道:“我们想到的苻坚也必然想到,千里江淮,我们只有八万人马,如何能守得住,从豫州到徐州只要一城被破,秦军就可以顺江南下,直取建康。”

谢玄道:“但我们只有八万人马,不守,又能如何?”

李靖指着地图对众人详细分析道:“根据秦军的行军路线,上游有桓冲的荆州军,下游有我们的北府兵,上次淮南大战,彭超吃了大亏,这次苻坚一定有所戒备。秦军虽然强大,但缺少战舰,北方的士兵不擅水战,他们的优势是铁甲骑兵。为减少大军伤亡,苻坚一定不会在长江上、下游采取强攻,那么他主力突破的方向必是中游的豫州。豫州是两大防区的交接处,现豫州刺史正是桓伊,他的军队人数不超一万,若秦军主力部队强渡淝水,拿下豫州,然后夺取历阳,从陆路攻取建康,这是秦军最好的选择。”

谢石道:“既如此,我们全军移师豫州,协助桓伊坚守历阳。”

谢玄连忙摆手道:“不可,不可!我们移师历阳,下游必然空虚,若秦军派一将领偷袭淮阴,直下广陵,建康同样不保。”

谢琰道:“那我们从广陵分兵豫州,援助历阳。”

“如分兵协防豫州,那我们将会腹背受敌,只会被秦军逐个击破。而且苻坚久经战阵,手下名将极多,主力大军从中路豫州突破,上游西线,下游东线都必会安排大军进行拦截。这样,我们两头强兵都过不去救援豫州,桓伊是绝对挡不住苻坚、苻融的主力秦军。”

听李靖这么一讲,众人顿时面色凝重,这一仗确实难打啊!

谢玄急得满头大汗:“难道我们只能坐以待毙吗?”

这位名士将军天资聪慧,经过淮南战役,在北府兵中快速成长,李靖对他也是极为欣赏。他微笑着对谢玄道:“那谢先锋可有破敌之策?”

谢玄见李靖神色自若,气度从容,心中大定。他对这位燕大哥视若神明,有他在,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,知道这是考自己了,他冷静地分析了一下,道:“我军人少,敌军势众,但在江淮作战,我军熟习水性,水军也稍比秦军强,我们扬长避短,尽量减少与秦军打正面硬仗的消耗战,而是灵活机变,在运动中寻找战机,消灭秦军的有生力量。”

李靖看着这位得意弟子,三年时间,谢玄从一个优雅名士,脱胎成为一个睿智的青年统帅,心中无比欣喜,总算没有辜负谢道韫临行时的嘱托。

“好!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,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,谓之神。”李靖继续分析道:“苻融三十万大军已逼近寿阳,苻坚亲率六十万军队进抵项城。秦军号称百万之众,按秦国十丁抽一的征兵数量统计,实际上能战之兵基本是苻融率领的三十万前锋部队,项城的六十万大军大多数是汉军,他们到底有多少作战能力和作战意愿呢?其实苻坚也心中无底,所以大军进抵项城,苻坚就按兵不动。一是大军补给太长,不利作战;二是等候苻融兵团的战况。若苻融率领的三十万前锋胜,苻坚率六十万大军渡过长江,江东无险可守,晋军必败无疑;若我军能出其不意,一战击溃苻融,将秦军挡于长江以北,那么项城的六十万汉军也不会有多少抵抗的意愿。苻融军中几乎集合了秦国的全部精锐,慕容垂、张蚝、梁成、王显、毛当、毛盛等秦军名将尽在军中,姚苌率领的秦国水师从巴郡南下,战力有限,桓冲的荆州军足可抵挡。如果我们能击败苻融兵团,苻坚屯于项城的六十多万人马,人数虽多,但战力不强,必定一触即溃,根本不足为惧。所以,我北府兵的战略目标:决战豫州,击溃苻融,驱秦军于长江以北。”

众人听了李靖的战略分析心中都有底了,新建的三万北府兵能全歼彭超的十多万秦军,经过两年多的扩编,现在北府军已有六万人,而且人人士气高昂,兵精将勇,军队的战斗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语。加上谢石的两万水师,是晋朝东渡以来抗击北方军队入侵的中坚力量,配备众多巨型战舰,在长江防线上对秦军的北方旱鸭拥有巨大优势。八万对三十万,形势居然比淮南战役时还要好得多,还真是有得打。

谢石是晋军名义上的三军统帅,率先道:“秦军兵锋已抵寿阳,请燕参军作军事安排。”

李靖目光坚毅,剑指作战地图,语气坚定道:“据探马回报的情况分析,可以判断秦军的战略意图:以强兵压制东西荆淮两线晋军,中路主力直取豫州,渡过淝水,以秦军强悍的骑兵从陆路推进,直抵建康。上游有桓冲的十万荆州军,而且秦军不擅水战,加上没有强大的水师,荆州拥有长江天险,自保无虞。但受西线秦军的压制,基本无力分兵解救下游的徐、豫二州。从徐州到豫州是我军防线最薄弱的地方,正是秦军主力突破中游,直取建康的战略意图关键。秦军主力既然要南下豫州,有两条路可选择,一条是走陆路,骑兵渡过淝水,攻陷历阳,一直南下取夺建康;另一条是水路,沿淝水向南,经巢湖直接进入长江。由于秦军缺少舰船,而且北方士兵不熟水性,所以秦军的主力部队会走陆路,可能有少量的水军走水路,但主要是负责大军军需粮秣的运输,战斗力应该不会很强。谢石将军和谢琰少将军马上率领水师,从长江进入巢湖到淝水南岸待命,从水路到豫州,比秦军从陆路推进要快一个月到达淝水。水师到达后协助桓伊封锁长江中游沿岸,只打击秦军的运输船队,切不可与秦军主力交战,只要在淝水与秦军的少量先头部队对峙二十日,我们广陵的北府兵就一定会在约定的时间内赶到豫州,与苻融的主力部队在淝水进行决战。”

谢石马上领军出发,李靖拉住他道:“将军到达豫州后,立即请桓伊修书给车骑将军(桓冲),请他一定要注意拦截从益州南下的姚苌兵团,防止他们从后偷袭历阳,在谢玄率北府兵赶到淝水之前,一切就全赖将军了。”

谢石、谢琰与李靖、谢玄拱手告别,策马出营。

谢玄中军升帐,刘牢之、诸葛侃、何谦、高衡、刘裕等一班北府兵嫡系将领齐聚帐下。

谢玄顶盔掼甲,气宇轩昂道:“苻坚亲率百万之师犯我国境,国家民族已到危亡关头,我们身后是千百万江南百姓的重托,望众将协力同心,齐抗外敌,保家卫国。”

众将神情激昂,齐声道:“末将愿随将军抗击外敌,保家卫国。”

这支北府兵在李靖和谢玄的带领之下,已成为一支敢打、擅打、打之能胜的王牌之师。现在这些年轻的将领个个锐气十足,外族入侵,民族存亡,人人怀着国仇家恨,求战的欲望十分强烈。

李靖环视一下众将,目光如炬,剑指作战地图道:“秦军主力欲突破豫州,南下建康,我军需从徐州西进豫州,在淝水与秦军展开决战。我军西进之路必遇恶战,国家养兵千日,现在正是大家为国效力的时候,我与大家一起共同破敌!”

李靖作出战前部署,众将依次领命,各自回去整顿人马。三天后,李靖和谢玄带着这六万北府兵从广陵出发,剑指豫州。这一仗,北府兵要面对十倍于己的强大秦军,肩负着抗击外族,保卫家国的民族希望。

秦国的骑兵骁勇善战,苻融率三十万大军如旋风般南下寿阳,一战俘虏了晋国寿阳守将、平虏将军徐元喜。

苻融命参军郭褒当淮南郡郡长,镇守寿阳。大军分兵三路,一路:命慕容垂率三万人从西线沿长江上游攻击江夏,接应从益州南下的姚苌舰队,遏制桓冲荆州大军;另一路:由梁成、王显率领十万人,沿洛涧布防,在淮河构筑阻挠工事,压制从东线来的晋国援军;苻融与张蚝、毛当、毛盛等众将,亲率中路二十万大军,直指豫州。

探马不断将前线紧急军情送到北府兵大营。西线战场,慕容垂带兵攻陷郧城,与荆州隔江相峙;东线秦军,梁成兵团已经到达洛涧,正在淮河沿岸构建工事;中路苻融的大军,经陆路突破寿阳沿线守兵,大军已进抵徐州。谢石将军派龙骧将军胡彬前去救援寿阳,五千人马被秦军困在硖石,情况紧急。

李靖分析了情况,马上召集众将到中军营帐商议军情。

谢玄指着沙盘道:“梁成的十万人马已推进到淮河沿岸构筑工事,意图阻挠我军西进救援豫州,我军现在只有突破洛涧的秦军防御工事,才能继续沿淮河西进。”

刘牢之、诸葛侃等北府将领道:“我们分一部分兵力牵制秦军,其余快速突破梁成沿岸的防线,绕道洛涧西进豫州,以北府兵现在的战力和兵力配置应该完全可以做到。”

李靖思考了一会,将两面小旗插在沙盘上道:“各位有没有考虑,我们突破秦军的洛涧防线,继续西上豫州。那么,前面有苻融的二十万大军等着,后面有梁成的十万精锐追击,我军将成腹背受敌之势。如果我军与苻融的大军在豫州缠斗,一时难以取胜,而梁成、王显的十万大军乘虚攻取广陵,直下建康,京师将无兵可守,到时情况将会是什么样?”

众将不禁失声道:“不但建康不保,介时我军将腹背受敌,进退无路,军心一乱,可能就会全军覆没。”

李靖面色冷峻道:“这正是秦军的战略意图,而且我们绕道洛间西进,需延误十多天才能赶到豫州,谢石将军和桓伊他们将独自面对苻融的数十万大军,承受巨大的压力。一旦秦军突破淝水,历阳也难以守住,秦国的骑兵就可以沿着陆路一直飚驰南下,建康将为孤城。我们就算能摆脱梁成的追击赶到豫州,也无能为力了。”

谢玄面色铁青:“梁成是秦国的名将,之前与晋军作战,屡战屡胜,王显经历了白马塘的失败,一定会更加小心谨慎与我军相峙。现在秦军不但沿着洛涧河岸筑了工事,还在淮河中立了众多木栅,是铁了心要阻止我军西进。苻坚压制东西,直取中州的战略部署还真是煞费苦心。”

李靖剑指地图,目光坚毅道:“所以我们不但要突破秦军东线的洛涧防线,还要干掉梁成、王显兵团,让他们彻底在淮河沿岸消失,这样我们才没有后顾之忧。”


  (https://www.bxwxbar.com/book/12956489/38313709.html)


1秒记住笔下文学:www.bxwxbar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wap.bxwxbar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