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 > 大漠燕歌 > 第二十七章 平定内乱(二)

第二十七章 平定内乱(二)


李靖接过手令,暗赞这位大哥遇事果断,处事慎密。长安之危既解,马上亲率大军救援邓冲,枹罕是凉国最重要的关隘要塞,控制了枹罕,张天赐不但无力西出,首都姑臧将无险可守,完全暴露在秦国大军之下。苻双、苻武败势已定,急令自己驰援邓羌,一是自己曾深入蒲坂,对苻柳的兵力布置和地形熟悉,更有把握打败苻柳,更重要的是让自己脱离上邽这个是非之地,由苻融来对付苻双,让他们兄弟自己解决内斗,从而避免日后可能卷入诡谲的皇族权力纷争。

李靖将兵符交付给王鉴、苻融,马上与蒙力、韩飞这两员得力干将,率三千羽林禁军日夜兼程赶赴山西。

自李靖逃出蒲坂后,苻柳加紧与各方联系,探马回报,苻双、苻武的十万联军已兵临长安,张天赐出兵枹罕,燕国太尉皇甫真兵临函谷关,吴王慕容垂离陕城不足百里。

阎负、梁殊等一班谋士都认为苻坚已成瓮中之鳖,于是苻柳命世子苻良留守蒲坂,自己亲率十万之众,战将千名,渡过黄河。

苻柳直逼邓羌营寨,不断派军挑战,邓羌只是严守关隘,紧闭营门不作任何反应。苻柳认为邓羌虽然勇猛,但军队数量少,所以心存恐惧,不敢应战。双方相峙多日,邓羌坚守关隘,苻柳的大军始终未能越雷池半步。

李靖的三千精骑突然秘密到达邓羌的大营,邓羌知道了长安方面叛乱已平,建议马上出营迎敌。邓羌乃秦国军中最为勇猛的战将,只因苻坚多次严令蒲坂和陕城两支军队后退安营,不能主动出战,也不能应战,必须坚守待援。否则以邓羌的火爆脾性,如何按捺得住苻柳的多番挑衅而不出营应战。

邓羌这口气已憋了很久,他主动请缨道:“请大将军发令,末将请五千人马出战,不斩苻柳这狗头誓不回营。”

李靖虽被封为辅国大将军带兵出战,可以讲是苻坚在兵临城下的果断决定,但其中确实离不开王猛的力荐,以及当时情势所逼出来的冒险抉择。

苻坚作为秦国最开明的氐族君主,支持王猛的政治改革,大量任用汉族士子担任政府部门的职位,大力促进胡汉民族的融合,但在军队的控制权上,他最信任的仍是与他一起纵横天下的这些氐族骁将。邓羌自跟随苻坚的父亲东海王苻雄入关,帮助苻坚斩羌族首领姚襄,平定广平王苻黄眉的叛乱,一力支持苻坚的政治改革,诛杀大批抗法的氐族权贵,为稳定苻坚的政权立下赫赫功勋。李靖对这位秦国的当世猛将自然也推崇有嘉,但他有着超越当代的军事才能,知道以最少代价打胜仗的方法,这种两军正面冲锋厮杀,兵对兵,将对将的沙场搏杀,就算胜利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,这种胜利不但惨烈,对他也是毫无意义。他日后想驾驭这些骁将,在军队中取得更高的信任和地位,就必须要打出精彩的战役,用最少的伤亡,取得最大的胜利,让这些氐族骁将心悦诚服。

李靖打开军事地图,与邓羌讲解道:“苻柳的大军已渡过黄河,气焰嚣张,两军对碰将军骁勇无敌,自然不把苻柳放在眼内,但毕竟我们只有两万人马,敌众我寡,若一战不利,苻柳可直接攻击首都长安,陕城方面的压力也会徒然增大。”

邓羌听李靖这么说,马上一脸不悦,忿道:“难道我就怕了苻柳这小儿,要做缩头乌龟吗?”

李靖道:“正是!”

“什么?”邓羌一把钢须翘起,横眉怒目道:“大将军害怕可以先回,老子宁可战死也不做缩头乌龟!”

李靖知道这些氐族将领一向骄横,也不作计较,微笑道:“将军骁勇无敌,天下无人不知,苻柳也正是慑于将军的威名,所以一直未敢越雷池半步。现在他们还未知道苻双、苻武的联军已败,所以轻率渡河攻击,若一旦他们收到消息,必定马上退兵返回蒲坂,与陕城的苻廋遥相呼应,再勾结燕国大军入侵。果真如此,秦国将大战连绵,后果仍难预料,就算能最终平定叛乱,代价必然也是十分惨痛,皇上艰苦开创的政治改革成果或将付之东流。社会动荡,国力衰退,国家将千疮百孔,一蹶不振,燕、晋两大强敌若趁机进犯,秦国恐有国破之忧。”

邓羌也是当世名将,自然也明白个中利害,马上正容道:“末将鲁莽,请大将军示下。”

李靖指着地图道:“此地东面三十里有一片密林高地,我率原部人马趁夜潜伏,将军连夜拨寨起营,向长安方向急撤三十里,沿路大量抛弃辎重杂物,让苻柳误判长安情势危急,将军急着回军长安救援,将军后退三十里后,于险要处设伏阻击追兵,定可大胜。”

邓羌思虑一会儿道:“大将军计谋虽好,但苻柳手下谋士极多,阎负、梁殊之流也非泛泛之辈,他们未必中计。”

李靖道:“苻柳身经百战,也是沙场老手,肯定不会轻易中伏,将军不妨故意边伏边撤,边撤边伏,然后加速向长安方向急行百里,诱敌追击。苻柳大军必定认为长安告急,已无顾虑,就会全速追击,苻柳大军一旦全军追击,我率三千军马偷渡过河,突袭蒲坂城。”

邓羌连连拍手称妙:“后退三十里进行设伏只是疑兵,是为打消苻柳的疑虑,好让他大军放心深入。只是蒲坂是苻柳的老巢,苻柳一定会留重兵防守,而且蒲坂城坚墙厚,守备森严,沿岸每隔十里,凭高筑有烽火台,台高五丈,若发现敌情,白天擂鼓,晚上举火,大将军虽有神机妙算,但仅凭三千羽林军也不一定能取下蒲坂城,不如我仅领少数军队后撤,大军留给大将军攻取蒲坂。”

李靖摆手道:“不可,将军若不全军撤离,苻柳必生疑心,只有将军全军撤退,苻柳没有后顾之忧,才会率大军放心追赶。我渡河后并不真的去攻取蒲坂,只是人马围城,虚张声势攻城,蒲坂守军为防城池有失,肯定快马向苻柳求援,苻柳大军追出百里之后,必然也收到苻双、苻武大军败退的消息,加上老巢被袭,又不知袭击蒲坂城的军队从何而来,人马多少,军心何能不乱。”

邓羌恍然大悟道:“若蒲坂被破,苻柳无立足之地,只能仓忙退兵回救,此时,我军乘势追击,必获大胜。”

李靖接着道:“我三千精骑以逸待劳,在黄河岸边设伏,突袭如惊弓之鸟的苻柳,他还能逃回蒲坂吗?苻柳大军若败,蒲坂城就会不攻自破了。”

邓羌哈哈大笑道:“诱敌深入,疲惫其军;攻其必救,围城打援;出其不意,精骑截杀。大将军如此神鬼之机,邓羌老氐服啦!请大将军乘夜出营,老夫半夜拨寨,三天之后我们黄河岸边会合。”

两人互为击掌,相视一笑,各去准备。

三天之后,苻柳的十万大军被邓羌一直追到黄河岸边,再遭李靖奇兵突袭,苻柳此时已无心恋战,大军兵败如山倒,在苻豹等众将的拼死保护下渡过黄河,最后只率数千残余退回蒲坂,苻柳已成瓮中之鳖。

李靖策马黄河岸上,壶口瀑布仍旧川流不息,浩荡奔驰。三个多月前,他率十三骑从这里渡河深入龙潭虎穴,现在将他率千军万马,同样从这里渡河直捣黄龙。

千里黄河一壶收,滚滚波涛,浩浩荡荡;历史潮流,顺之则昌,逆之则亡。    

面对壮丽的山河景色,李靖豪情万丈,从现在起,他将统领千军万马逐鹿中原,为实现国家民族的统一南征北战。

渡河之后,苻柳已成强弩之未,只能困守蒲坂,李靖与邓羌分兵,邓羌攻城,李靖再赴陕城。

陕城的苻廋知道苻柳兵败,再次向燕国乞求救援,慕容垂认为机不可失,于是不再理会太傅慕容评的阻挠,亲率大军进逼陕城。

突然前方探马来报,有大队秦军距前军不足十里。

两军相遇,慕容垂提槊出阵,只见秦军阵前门旗大开,帅旗上斗大的秦辅国大将军“李”字,帅旗之下只见秦军一将单人匹马出阵,身上仅佩一剑,缨盔银甲,气度英伟不凡。

“吴王别来无恙,李靖有礼。”

慕容垂见来将正是李靖,不禁扼手叹息道:“上天将秦国赏赐给我们,而我们一再拒绝接受,这一定会受到上天的惩罚,吴国不灭越国的后果足可以证明。”

李靖拱手道:“吴王一腔报国热血,可惜屡遭奸人猜忌,不为君主所用,报国无门,实在令人痛息。”

慕容垂感慨道:“苻坚不愧一代英主,手下有此文臣武将相辅,必定能成就一番伟业。你、我今日沙场再遇,本王也只能为国家竭尽所能拼力厮杀了。”

李靖勒马道:“陕城已陷,苻廋已被吕光所擒,苻柳被诛,秦国内乱已定,吴王的大军已无能为力了。此时若不退回,旷日久战,徒劳无功,就不怕朝廷问罪吗?”

慕容垂不由仰天长叹,勒转马头,跑马回营。

李靖大声道:“吴王义胆忠肝,可惜不为小人所容,日后若有危难,李靖必定竭力相助。”

王鉴攻陷上邽,苻融斩苻双、苻武,将他们的妻儿押送长安;王猛任命邓冲为平西将军,亲率军队在枹罕城东迎击张天赐,与凉国军队会战,斩杀凉军一万七千人,击退凉国张天赐的大军,张天赐率军败退姑臧,枹罕关塞千里沃野尽归秦国所有;邓羌攻陷蒲坂,诛杀晋公苻柳,大军进驻蒲坂城,扼守山西黄河要塞;李靖与吕光会师,攻陷陕城,逼退燕国慕容垂的十万大军,生擒魏公苻廋,押送长安;函谷关外的燕国大军自行退去。

苻坚全部平定了五公叛乱(淮南公苻幼,晋公苻柳,赵公苻双,燕公苻武,魏公苻廋),扫除了变法的最后障碍,朝廷的法令在全国畅通无阻,百姓乐业,全国军民对苻坚、王猛的政治改革极力拥护,秦国逐步走向安定富强。

王猛平定内乱,整顿吏冶之后,开始强军备武,目标:东出中原,争雄天下。


  (https://www.bxwxbar.com/book/12956489/38440348.html)


1秒记住笔下文学:www.bxwxbar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wap.bxwxbar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