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 > 大漠燕歌 > 第八章 行辕会议

第八章 行辕会议


太傅府内张灯结彩,李靖击败秦国名将张蚝,一战成名,成为凉国的英雄,军中崇拜的偶像,太王太后特赐李靖辅国将军,李靖一时成为凉州百姓口中的传奇人物。

此时,张瓘的心情十分复杂,李靖出乎意料的战胜张蚝,虽说可以打掉秦国的嚣张气焰,震慑了燕国的狼子之心,也让晋朝不敢轻慢凉国的力量,使他与秦国的密谋中有更充分的讨价余地,但此刻他怎样也高兴不起来,更多的反而是燥乱不安的烦恼,李靖一战成名,在军中威望日高,凉州在宋混的治理下日渐稳定,民心归附,百官拥戴,自己对李靖虽不惜重金收买,但仍难以摸透其心思,朝中的情势似乎正出现一个更不利于自己的方向逆转。李靖这次如此干净利索地击败秦国悍将张蚝,不仅对凉国的军心、民心都有极大提升。在大争之世,国力比拼的就是武力,军队崇尚的就是英雄,李靖击败了秦国名将,悍卫了国家的尊严,必定受到军中将领的崇拜,在军中建立起威望。如此一来,若李靖不能收为己用,无疑将成为自己谋图大业的最大障碍和最强的对手,就必须果断铲除,免留后患。现秦国晋王苻柳亲率百万大军陈  军边境,是进是退,必须做好万全之策,张瓘决定对李靖作最后的试探。

一辆华丽的马车在太傅府的后院停下,由蒙力引着进了西厢后院。

“李太傅打败了秦国上将,挫灭了秦国的威风,使晋、燕两国不敢正视我大凉,太王太后下懿旨封赐太傅为辅国将军,大将军非常高兴,特吩咐小人给太傅送来了贺礼,请太傅务必留下。”

李靖看着满脸堆笑的文顺,心中暗暗好笑,但还是一脸恭敬道:“承蒙大将军厚爱,李靖不胜感激,能打败秦国悍将实在是借大将军的虎威,大将军已多次厚赐,李靖岂敢再受。”

文顺忙谦恭行礼道:“这份贺礼是大将军特意为太傅挑选,请太傅先行过目,亦不枉大将军对太傅的一番用心。”

“恭敬不如从命,谢大将军赏赐。”李靖与文顺一番虚与委蛇,知道这是张瓘收买人心的手段,这些民脂民膏不收也是白不收,为免引起张瓘对自己的猜疑,干脆照单全收,以后再作论处。

文顺吩咐了随从去准备贺礼,几名随从连忙退出。李靖与文顺正在书房内相互客套恭维,只听室外一阵环佩声动,香气袭人,三名美艳的少女在文顺随从的带领下依次而入,年龄不过十七、八岁,为首的女子身材高挑,皮肤哲白,明艳动人,正是当晚大将军府上领舞的美艳舞姬。三名少女亭亭玉立,罗裙轻纱下尽显动人曲线,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大礼,李靖不禁脸红燥热,心跳一下加速。因为时空交错,他来到这个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大分裂时代,与家人、战友已分别了半年多,心底内的想念仍时时梦萦魂荦,此刻李靖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胡燕的美丽的身影,在明亮的篝火旁,一袭白衣的胡燕翩翩起舞,柔顺的长发在星空下散发着迷人的芬芳。一个是精英才俊,一个是军中之花,两人互相倾慕,真心相爱,一对相爱的恋人将多少的柔情密意化成彼此之间的诗情画意。他们都有着共同的人生理想和志向目标,相互勉励,彼此相爱,但一场突至的雪崩却将他们分隔在两个不能跨越的时空,难道宇宙空间真的存在平行时空,在宇宙之外仍有宇宙?自己与胡燕是处于两个不同的平行宇宙吗?他还能回去吗?所有的亲人、战友已经离他愈来愈远,在另外一个空间,或许他已经被装入了档案,永远封尘在浩翰的岁月之中。

“这份礼物,不知李太傅是否满意?”文顺干咳两下低声问道。

李靖一下子回过神来,看见文顺正对着自己一脸的坏笑,想来刚才自己的神态,已被精于察言观色的文顺看在眼中。李靖看着文顺嘴角的淫笑,心中一阵恼火,不过也好,试金用火,试人用金,试男人当然是用女人了,英雄难过美人关嘛,这怕是千古永恒的真理,张瓘不正是想用这样的手段来不断试探自己吗?

在这个中国历史上最黑暗、最动荡、最血腥的大分裂时代,各地军阀举刀为权,画地为国,杀人如麻,根本无法律可言,他们眼中只有权力,哪怕是王侯公相有时也只如猪狗一般,被当权者随意杀戮,更何妨是黎民百姓了。生活在二十一世纪法治社会的人民是多么的幸福和自由,但法治社会的出现,还需要在漫漫历史长河中,有无数仁人志士的前赴后继,才可以实现,所以自己现在不论身在何处都应不忘初心,抱定民族融合,国家统一的信念和追求。但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要先保住性命,学会在这个乱世时代生存的现实法则,否则什么理想、抱负,一切均为奢谈。

李靖看着文顺满面淫笑,恨不得上前狠揍他一拳,但既已跌入张瓘算计好的陷阱,也只能照单全收了。他压了压心中的怒火,堆笑拱手道:“多谢大将军厚赐,请文总管代在下向大将军拜谢。”

送走文顺后,李靖面对这三名美艳的女子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,在二十一世纪,女子不仅可以顶半边天,巾帼英雄,国之栋樑更不知凡几,但李靖现身处的这个极权时代,眼前这些女子毫无社会地位,而且完全没有人身自由,她们就如同货物畜牲般任由权贵们相互馈赠。

他向为首的女子客气问道:“请问姑娘叫什么名字?”

这女子年约十七八岁,听闻李靖相问,怯怯地抬头望了一下李靖,明眸里带着一丝羞涩和害怕,目光刚与李靖接触,不由得霞飞两颊,连忙低头轻轻地回道:“奴家裴柔,这是小昭和小敏。”

“你们家住在什么地方,我马上派人将你们都送回去吧。”

这三名女子都不约而同地抬头,惊愕地看着李靖,眼中尽是惊恐,然后连连跪伏在地,浑身颤抖不敢抬头。

李靖见她们如此情态,一时竟手足无措,连忙请她们起来。

裴柔声音抖颤道:“将军是否对奴家不满意?恳请将军能开恩留下我们姐妹三人,我们姐妹一定会尽心侍侯大人。”

李靖惊讶道:“难道你们都不愿回到父母、亲人的身边吗?”

裴柔抬起头,一双秀目看着眼前这个奇怪的男人,与李靖的目光刚一接触,俏丽的脸上一阵绯红,赶忙垂首,旋又禁不住瞅他一眼,瞬间竟心如鹿撞。眼前这个男子真是俊朗英伟,而且他看自己的眼神与其他的男人都不一样,一身坦荡正气,目无邪念,想不到世间竟然还有这样的男子,如果真得这种男人作为依靠,一生如愿了,只可惜,可惜.....,一时感怀身世,触景情生,禁不住眼泪如珠滴下。

李靖对男女之事其实所知有限,除胡燕之外,与其他女子是甚少接触,现如此千娇百媚的女子在自己的面前情急落泪,心中顿生无限怜惜之情,连忙柔声抚慰道:“姑娘是有什么难处吗?”

裴柔戚戚含泪道:“将军的好意奴家万分感激,奴家本生于官宦之家,因父亲直言进谏,开罪国主,全族男子被充军荒漠,女子被贬为官妓。奴家进入教坊司练习歌舞,后来被人赎出送到大将军府,小昭、小敏都是自小被买入司中练习歌舞,将军若不肯收留,我们三人也无家可归,若被退回大将军府,大将军定会怪罪我们没有尽心侍奉将军,到时恐怕,恐怕....”,话到这里,裴柔身躯突然一阵悚震,身体不由自主地抖颤起来,含泪强忍不语。小昭、小敏也哀声恳求李靖:“望将军怜悯,收留我们吧。”三人伏地凄然低泣。

在这个时代,她们这些女子不但没有自由,那怕是连一点尊严也没有,只可以屈存在权贵之下,任人摆布。要改变这个世界,达到民贵君轻的仁政法冶社会,需要很多人的不懈努力。只是眼前首要之务是要为她们找到归宿,结束官妓、歌舞姬这种流转于权贵男人手上的悲苦生活。面对这三个孤苦无依的女子,李靖微微叹息道:“既然如此,我可以作主为你们许配好的男子,以后安家好好生活,不知你们是否愿意?”

小昭、小敏连忙拜谢:“奴家愿由将军作主。”

裴柔却脸色突变,恳求道:“奴家愿随将军为奴为婢,乞将军留下裴柔吧。”

李靖心想,这女子天姿国色又是出身官宦名门,或许是不肯屈就他人罢了,只好暂且安顿,以后再为她寻找家人吧。

“蒙力、韩飞何在?”

“属下在!”二人昂首而入。

李靖指着他们向小昭、小敏两位女子道:“这两位将军一直跟随本将军浴血沙场,战功无数,至今尚未娶妻,你们二人是否愿意许他们二人为妻?”

小昭、小敏看着蒙力、韩飞两人英姿飒爽,一表人才,喜欢得满脸羞红,连忙低头轻语道:“我们愿意,一切全由将军作主。”

“好,”李靖对蒙力、韩飞二人道:“许这二女你们为妻,日后要真心相待,不可有负。”

他们二人自敦煌跟随李靖,千里护主、智取京都,已成为李靖最得力的助手,如今能得此绝色美眷,自然是欢喜非常,对李靖的慷慨和情义感激万分,四人一同拜谢。

裴柔由张妈陪同暂住后院西厢房,此后每日协同张妈料理府中事务,对李靖的起居饮食、衣物缝制等更是悉心服待,加上她本是名门出身,温柔体贴,琴、棋、书、画样样皆能。李靖长期军旅生活,现在千年的时空中,感受到古代女子另一种的妩媚与柔情,享受到一种家的慰藉和温暖,自然让两人彼此孤寂的内心也渐渐拉近。

秦国大军在关中边境不断制造威慑,对凉州造成巨大的军事压力。苻秦的军队强悍善战,自苻健横扫中原后赵政权,入长安、据关陇,南征北战,所向披靡,雄据关中称帝,又先后击败晋国殷浩、桓温的北伐大军,军威赫赫,天下莫敢争锋。秦国军中苻黄眉、邓羌、吕光、张蚝、杨安、毛盛等均是当世名将,有万夫之勇,凉国的军队只要听闻见他们的名字无不心胆俱裂。

张瓘自大权在握后,就一直秘密图谋作乱,他从枹罕带来的十万精锐边军,一直驻在国都姑臧城外,张瓘的野心朝野皆知,只是胁于朝中有宋混、宋修等人勤政,各地的州郡未能全部依附,加上秦国大军威慑边境,所以一时未敢发动。

当日,张瓘与弟张琚、参谋张姚、亲信将领玄胪等人营中商议。

张琚道:“现在兄长大权在握,天下军马都由兄长调动,十万精锐陈兵城下,只要兄长一声令下,凉州尽归兄长所有,兄长还在顾忌什么?”

张瓘脸色阴沉道:“世祖张轨治理凉州,到世宗张骏开国至今已有五十年,张氏累世有恩于凉州百姓,张祚篡位,残暴荒淫,天下共愤,被抛尸于野。现朝中有宋氏兄弟把持朝政,凉国百姓仍思张骏、张重华父子的恩德,现在发动政  变恐怕不得人心。”

张琚面带忿色道:“兄长如此优柔寡断,恐怕祸不远矣,等张玄靓亲政,只怕是人为刀俎,我为鱼肉,任人宰割了。”

“如此,不如答应秦国的要求,借道河西走廊给秦国的大军北上,让他们帮助我们取得凉州,如何?”

张瓘话声未落,张姚马上道:“大将军千万不可,秦军乃虎狼之师,我国全凭西北地带山川险要与秦军对峙,若任由秦国大军奔驰千里长廊,我国何险可守?晋王苻柳是秦王苻生的亲弟,传闻此人雄图大略,手下兵强将勇,秦主苻健本想传位于他,后百官相劝,认为不宜废长立幼才传位苻生。假若他以借路为名,行假途灭虢之实,凉州就不再是大将军所有了。”

玄胪一旁不烦道:“这有什么烦恼的?城外十万精兵,只需大将军一声令下,天下唾手可得。”

张琚道:“宋混只有宋澄一万人马的骁骑营驻防城外,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。”

张瓘仍不放心道:“城中有三万精锐的禁卫军,兵符由太王太后掌握,禁军统领易揣,当初正是他配合宋混内应外合打开姑臧城门,诛杀张祚,此人老谋深算,左右逢源,如果他支持宋混,我们就不易攻破姑臧,若各地州郡趁势起事,我们可能腹背受敌,未取其利反受其害。”

张姚点头道:“大将军考虑周详,易揣首鼠两端确实不可不防,不过此人贪图名禄,当初深得张重华重用,后随张祚篡位,见大军围城马上又背叛张祚,只能允以高官厚禄此人可为我用。太王太后方面也不必担心,马氏放荡成性,右司马张邕正受马氏恩宠,他已与暗中与我们沟通,若大将军举事,可为内应。”

张瓘沉吟半响,问道:“文管家,李靖最近可能动异动?”

文顺连忙道:“据太傅府中内线报,李靖将小昭、小敏两名歌姬配给了蒙力和韩飞,将裴柔这个小妮子留在府上。此人除偶尔入宫与张玄靓习伴,平时极少与朝中公卿交往,也不管朝务,只是经常在城外训练武士。”

“果然是英雄难过美人关,还是张邕够眼光,只是此人敌友难分,而且极有本事,若得此人帮助自然大事可成,否则将是我们最大的阻碍。”

张琚接道:“兄长对李靖赏赐极厚,但此人一直未向兄长效忠,既然兄长对其不放心,不如及早除掉,免为祸患。”

张瓘微微叹息道;“李靖本领高强,张蚝尚且不是他的对手,我们军中谁人能敌?加上有宋混为其撑腰,又有郭王妃和王上的支持,一时难以下手。”

张姚冷笑道:“要除掉此人,何必我们动手,有人早已对他恨之入骨,只要大将军同意自然有人帮我们动手。”

张瓘目露凶光,一拍案几道:“起事之前,必先除掉此人。”

张琚道;“既然兄长决心起事,可以借伐秦之名,调动凉州各地兵马集中姑臧城外,全国军队全由兄长节制,大事必定可成。”

由于秦国军队大军压境,张瓘召集众人在城郊的大将军行辕举行军事会议。

都督河右兵马大将军、尚书令、凉州牧张瓘在行辕中军主帅营帐当中而坐,两旁分别位列:左尚书宋混、国尉张琚,右司马张邕、龙骧将军张玲、京畿卫戍校尉易揣、太傅李靖、骁骑营将领宋澄、参军宋修,以及大将军帐下司马张姚和玄胪等一干将领。

本次会议是鉴于目前各国的形势变化,召开的高级军事会议,目的是商讨凉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国策。

目前天下形势四国而立,相互争雄。晋王室虽退守江南一隅,但仍以天下正朔自居,以收拢中原人心。目前,中原势力最强大的国家,是由鲜卑族慕容氏建立的大燕帝国,慕容氏兴于辽西、辽东地区,晋帝国八王争权,至天下大乱,关外各个少数民族纷纷进入中原,各霸一方,燕国从辽东进入中原,兵锋所指,所向披靡,燕主慕容俊先后扫除石赵残余,击败冉闵所建立的冉魏政权,建都邺城。现燕国拥有冀州、兖州、青州、并州、豫州、徐州、幽州等广大地区,天下三占其二,兵强马壮,国力最盛。秦国由略阳(甘肃秦安地区)氐族建立,氐族部落首领苻洪曾依附晋国,后在关中地区自立,其子苻健击败羯族建立的后赵政权,之后与晋国断交,苻建在关中自行称帝,定都长安。晋国先后派出中军将军殷浩、征西大将军桓温,对秦国进行讨伐,均被秦国击败。秦国现雄据关中地区,兵威正盛,秦主苻生继位后四处征讨,欺凌邻国,骄横霸道。凉州地处西北,是目前四国中实力最弱的一国,凉国历代君主一直臣附晋国。

张瓘向众人道:“据探马回报,晋国征西大将军桓温举兵再度北伐,兵锋锐利,已击败羌族部落首领姚襄收复洛阳,大军已渡过黄河,正准备大举征伐秦国匪盗,晋朝已派人送来书信,邀请我大凉会同出兵共讨秦国贼寇,不知各位意下如何?”

帐下众人议论纷纷。

右司马张邕道:“凉州历主六世,一直臣属晋朝,现晋国征西大将军桓温举兵北伐,势如破竹,我国应趁秦国匪盗自顾不暇的时候,倾全国之力,配合晋朝大军一举灭掉秦国。”

张瓘现大权在握,一直有图谋篡位的野心,只是碍于时机未熟,加上尚书宋混冶国有方,国内民心稳定,所以未敢贸然发动政  变。现张邕的提议正合其意,只要战事一开,胜则挟其余威,逼少主张玄靓退位自立;退则乘其动  乱发动兵变,夺权篡位。

“张司马所言极是,秦国胡虏一直不尊华夏礼仪,饮血茹毛,先主张重华也曾配合晋国出兵北伐,虽未能成功,但壮我军威,使胡虏不敢正视我大凉国。今晋朝征西大将军桓温率大军北上收复洛阳,消灭秦国已是指日可待,秦主苻生荒淫无道,穷兵黩武,机不可失,现在正是征讨秦国的最佳时机。”张瓘此言一出,帐下众将纷纷附和,表示赞同。

参军宋修道:“秦主虽无道,但秦国已据有关中三十余年,国力正盛,而且国中战将众多,秦  晋王苻柳正强兵在邻,晋国大司马殷浩曾北伐秦国惨败而归,桓温再次北伐秦国,已兵抵霸上,离贼寇京城长安仅一步之遥,却畏缩不前,最后被秦国大败而归,就正因桓温的畏首畏尾,致使我军孤军深入,最后失败而回。此番桓温再来书相邀,还是慎重为好,以免重蹈覆辙。”

张姚马上讥笑道:“宋参军恐怕是为上当年率兵伐秦,惨败而归找藉口吧!现我大凉兵强马壮,大将军恩威海内,正是消灭秦国鼠辈的时候,岂非宋参军当日可比。”

当年先主张重华为配合晋军北伐,曾遣将领张弘、参军宋修率步骑兵三万五千人,会同晋国将军王擢攻击秦国,结果桓温被秦国丞相苻雄击败,全军退回江南,凉国军队孤军深入,被秦国杀三万人,王擢阵亡,张弘被生擒,宋修带着仅剩下的不到五千兵士逃命而回,战况极其惨烈,自此之后,凉国朝野闻秦色变。宋修被张姚往事重提,一番数落,满脸通红,无言可对。

宋混脸有忧色道:“现天下四国,晋、秦、燕三强鼎立,互有兼并征伐之志,我凉国地处西北边陲,力量最为薄弱,依仗扼有河西走廊,凭借山川险要的地利,及历代君主数十年励精图治,方勉可自保。晋国退保江东后与我凉州已被胡虏阻隔万水千山,而强蛮的秦国与我国国境相接。桓温击败姚襄后,大军停驻洛阳,并没有进一步北讨匪寇的动向,此时我凉州若贸然出兵响应,而晋国的军队停止北上,我国将独自面对秦国的压力。我国仅拥有一州之力,兵甲不过十万,地方狭小,民力不强,绝非秦国对手,战事一开,必兵连祸结,国家将又陷于动荡之中。不如先固守边界,与民休息,富国强兵之后以待时变。”

张瓘脸带愠色道:“宋尚书未免太过迂腐,现桓温兵威正盛,连战皆捷,大军不日北上。秦主暴虐凶残,朝无纲纪,民心尽失,何妨我凉国历代皆奉晋朝为主,现正是一举歼灭他们的最佳时机。”

宋混连忙起身道:“贼势正盛,我国刚刚安定,晋朝数次北征均是无功而返,失败而回。桓温这次收复洛阳后,并没有乘胜北上,却将大军驻防洛阳。晋朝内部对桓温北征一直意见不一,这难保不是与晋朝内部矛盾有关。桓温两次北伐中原,小胜即止,遇败则挫,根本没有收复中原,驱逐胡虏的雄心壮志,行为完全是出于个人算计,并不是为民着想,为国效力,只是借北伐之机,壮大自己的势力图谋晋室,狼子之心,天下皆知。现天下形势是敌强我弱,若不应时势,不顾后果横挑强邻,等于把国家和人民推向极度危险之中,大将军要三思而行。”

宋混借桓温暗喻张瓘,一言洞悉其不轨的野心,张瓘不禁恼羞成怒,拍案而起:“宋尚书畏敌如虎,本将军自会禀明太王太后和王上,亲自领军消灭秦国匪贼,为我大凉开疆拓土,建立万世基业。”

“桓温北伐肯定失败,秦国以后会统一北方。”李靖见张瓘不听宋混的劝阻,执意起兵征秦,情急之下不假思索,冲口而出。

李靖此言一出,全场讶然,不但张瓘气得脸色发紫,连宋混、宋修、宋澄也用惊奇和不可置信的目光望着他,众人更是无不愕然。五胡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,也是史上最混乱的时代。除东晋偏安江南一隅,北方的广阔中原地区,分别由匈奴、鲜卑、羯、氐、羌五个少数民族,先后交错地产生过二十五个辖地大小不一,时间长短有差的乱世政权,只不过其中最为强悍,实力最强的有十六个政权。五胡是代表建立北方诸国的主要民族,但实际上建立十六国政权的还有汉族(前凉、西凉)和高句丽族(北燕)。李靖对这段历史其实也是知之不多,只是记得历史课本上有东晋桓温北伐失败,前秦苻坚统一北方的概述,所以在宋混与张瓘争持中,情急之下冲口而出。

张邕以为李靖此言是为帮宋混出头,马上抓住李靖的口误,半讥带讽道:“李太傅真是张良再世,武侯重生,深通天下大势,不知太傅是如何判断晋国北伐必败?现慕容燕雄据六州,称霸中原,天下三占其二,燕主慕容俊雄图大略,正有一统天下之雄心,苻秦强蛮横暴,君主荒淫无道,其势力也远不及燕国强大,而且我大凉域地千里,甲士百万又岂能屈服于苻秦这样的蛮夷胡族,氐族蛮胡不明天时,不知礼教将如何统一中原?难度就凭一时的野蛮武力?恕在下愚昧,请太傅赐教。”

宋混见张邕咄咄逼人,心中感到十分不安,李靖一定是因为自己与张瓘相持不下,所以一时情急,出言相助,但晋、燕是当今两大强国,“桓温北伐肯定失败,秦国将会统一北方”天下谁人可以见预?而且张邕所言也并非没有道理,一统天下,不能单靠武力征服,更重要的是人心背向。晋室争权,致引狼入室,胡人在中原大地混战数十年,使赤地千里,十室九空,现中原百姓人心思安,但晋朝东渡之后,偏安江南,政治软弱无能,北伐屡次无功,使中原百姓处水深火热之中,凉国处西北边陲国小民弱,实在不可与秦、燕贸然对抗,所以凭险自保,护国安民,以待天时是凉国目前最佳的国策,但张瓘为实现自己的野心,不顾国家安危决意兴兵,恐怕灾难不远了。他也认为李靖所言只是一时情急,根本没有依据,所以也不知如何帮李靖辩解,只好微微叹息一声,默然无语。宋修和宋澄面对张邕的挑衅虽然着急,却又无言可对,只是一面尴尬。

李靖自知失言,但一言既出,已无可退,而且面对张邕的冷嘲热讽,不禁斗心顿起,昂首而道:“晋朝自退守江南,皇权旁落,以王氏家族为代表的门阀士族把持朝政,江南有‘王与马,共天下’的传闻。晋朝内部门阀政治盛行,门第等级森严,朝廷内部权力角逐严重,朝上高门士族为争夺权力,矛盾重重。桓温此人狼子野心,北伐不为收复中原,救民水火,只为扩充自己势力,实现不轨的谋图,必然会受到其他门阀士族的强力牵制和掣肘,所以晋军虽收复洛阳,也必无功而返。燕国虽占有中原,但慕容鲜卑的人口不到中原的百分之一,若不行汉化,不施汉制,仅凭强悍的武力治国,其势必不能久。关中三辅地区素来是华夏龙兴之地,前有秦汉,后有隋唐都是建都长安而一统天下。氐氏雄据关中,建立秦国,同样建都长安,扼天下之咽喉,若出一明主,励行改革,整顿吏治,兴办教育,奖励农桑,融和胡汉民族关系,然后东出函谷,不出数年将可卷席天下,一统中原,不知司马大人以为如何?”

李靖将课本上的概述整理复述了一遍,但他的一席话如振聋发聩,道理深刻透彻,完全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。

张邕被李靖的反问气得浑身发抖,却又确是无言可对。宋混对面前的年轻人带着无限欣赏的眼光,宋修脸上更是神彩飞扬,宋澄对与自己差不多年纪的李靖,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,其他人被他一通大论说得面面相觑,张瓘则咬紧双唇,目露杀机,此人不能再留了。

宋混趁势而道:“李太傅果然是见识深远,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,使人叹服。周文王建都镐京,周王朝开创华夏文明;商君筑建咸阳城,秦王国开始强大,始皇帝灭六国而一统天下;汉高祖定都长安,武帝纵横天下,拓疆万里,汉朝国祚延绵四百多年;晋王朝承继汉魏,定都长安一统天下。所以太傅讲关中地区扼天下之咽喉是龙兴之地,绝非妄言。太傅深通天道之奥,知秦汉之后有隋唐,比之张良,武侯之流就更胜一筹了。既太傅预言桓温北伐必败,而秦国以后将一统中原,我们现在是否起兵攻秦,还应该审时度势,不要逆势而为,望大将军三思后行。”

张瓘怒目李靖,面如铁青,一言不发拂袖离席而去,这次行辕会议不欢而散。


  (https://www.bxwxbar.com/book/12956489/38580450.html)


1秒记住笔下文学:www.bxwxbar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wap.bxwxbar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