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 > [红楼]薛燕不是雪雁 > 第16章 访亲

第16章 访亲


喜儿和婆子都不怎么敢夹荤菜,都是夹着两旁的青菜和莴笋。薛燕看在眼里,分别给她们各自夹了一块排骨,黄老太也在一旁说道:“乡野里头,到底比不得府上的菜蔬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老太太说的哪里的话,这么新鲜的青菜,府里也不多见。”喜儿笑嘻嘻地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喜欢就好,回头带些去尝尝,乡下啥都没有,只有这些东西还算是常见。”黄老太笑呵呵地说道。薛燕看了看,回锅肉似乎没那么受到喜爱,除了她,只有黄老太用得多一些,其他人还是更爱偏甜口的红烧排骨和油爆虾。等着到了晚间,一家人才有功夫坐下来好好聊聊。薛楠毕竟年岁最小,早早地就去睡了。喜儿和婆子借口要收拾东西,也一一告退,正房里头只有薛木匠一家人。

        薛燕把带来的包袱一一打开,捧着几套衣服递给薛楠:“姐姐,这是府里几个姐姐送你的。”薛檀连连摆手:“这怎么使得。”薛燕说道这也是几个姐姐的旧衣裳,害怕姐姐嫌弃呢。薛檀说道:”这般的好衣裳,怎么会嫌弃呢,家里头的衣裳哪里有这么好的料子,留着以后给孩子穿都使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薛燕指了指一旁放着的四匹绸缎,说这是林大人送的,姐姐给爹和阿婆还有弟弟可以做上几身衣服,两匹红色的是小姐特意给姐姐的添妆,姐姐可以拿来做件喜服。黄老太在一旁听着,摩挲着绸缎面料,不住地念佛:“林大人可真真是个好人啊,惟愿林大人长命百岁,林小姐能找个好夫婿。”薛木匠也在一旁连连点头,林家这般豪爽,自己又有什么可以给的呢。

        薛燕这才取出荷包,她已经偷偷看过了,里头是一张一百两的银票,虽然不知道林如海为何对她这般大方。但她也没什么值得林如海所图的,倒不如先收着吧。她将荷包并着自己带来的木盒子也打开,指着里头的银子和银票说道:“爹,这是我这些年攒下来的银钱,爹拿去买些田地和铺子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如何使得。你自己留着,以后有的是花钱的地方。”薛木匠说什么都不肯收,他又不是不知道做奴婢是怎么样的辛苦,怎么舍得拿自己女儿的辛苦钱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爹,我在府里也没什么花销,银子放着反而是坏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爹,不如你给妹妹买些田地,每年还能有些租息。”薛檀见两人推来推去,不由得开口说道:“等着妹妹出嫁了,正好给妹妹做嫁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倒也罢了。”薛木匠听着点了点头:“田地摆在那里,谁都能见到,只要放出风去以后是榆儿的嫁妆,想来四里八乡的好男儿总能挑到一个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们想得倒是轻巧,难免遇到个藏祸心的。”黄老太到底年岁大了些,听过的事情也多,薛燕又没什么兄弟,大笔的嫁妆事先露了富反而惹来贼人。“依我的意思,不如给榆儿在扬州城里头偷偷摸摸买个宅子,买宅子不比得买田地,村里头的人都知道。田地倒也不能不买,买个五六亩就成。榆儿也没时间打理田地,倒不如宅子收租更方便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薛燕听黄老太这么一说,心里连连赞叹道,姜还是老的辣。外婆倒是真真都替自己考虑到了,她点了点头:”还是依着阿婆的意思吧。”更何况姐姐嫁到了扬州城里头,有套宅子以后家里人搬到扬州也能有个落脚的地方。然后她拿出了自己的旧衣裳,说可以拿来做鞋子的里布。黄老太连说使不得,这般的衣裳到时候送人也有面子,不如先留着。

        薛燕可有可无的应了。她想着自己也不能白拿府里的几个丫鬟的东西,就想到带来的一盒白水晶,对薛木匠说道:“爹,你看这水晶,能不能镶嵌到木头簪子里去啊?”薛木匠看了眼,觉得不难,只是自己从没有做过簪子,不知道式样。薛燕就取了笔墨,只是毛笔画有些不习惯,特地到灶台处挑了块木炭,随手勾勒出簪子的模样。薛木匠见她画好了,拿过来看了看,点了点头:“倒是不难,回头我就给你做些。就用桃木吧,家里头也就桃木还算好些。”薛燕听了,觉得桃木倒是不错,还能拿来辟邪。

        几人又聊了一会儿,薛燕说书本和笔墨是给薛楠带来的,便是不考科举,能够认得几个字,做出来的木匠活都比常人要精致些。薛木匠低着头没有说话,心里不知道在盘算些什么。薛燕回到屋子里的时候,喜儿还没有睡下,听到动静,赶紧起来服侍薛燕更衣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二天一大早,薛燕难得无忧无虑地睡了过去。家里人都心疼她这些年的辛劳,并没有去打扰她的好梦,由着她一觉睡到了大天亮。喜儿起得早些,一大早就在帮着薛檀打理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。薛燕起床了之后,倒也没有事情要做,只能在屋子里头转一转。薛檀派了薛楠过来问她要不要下午要不要去村里各处走走,认认亲戚。薛燕答应了,但是这次来倒是没带什么伴手礼,她着实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办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到了下午的时候,薛檀已经帮着准备好了礼品,就是先头薛燕穿过的几身旧衣裳,她一一分了说这些家里头有女娃子,送去穿也不算浪费,还带了些扬州带来的糕饼,递给薛燕。薛家族里大大小小倒也有七八十户人家,薛木匠带着薛燕先去族长家里头拜访,族长看着她连连说好,又问这要不要开了祠堂写上族谱,只是这么要花销些银钱。薛木匠赶忙递了两个银锞子过去,说是劳烦大爷爷了。族长收了银子,便把事情兜揽下来,说要选个日子开祠堂,最近可惜没什么好日子。薛木匠说道也不急,榆儿年岁也不大,日子可得选好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三人又到了素来交好的薛木匠的几个堂兄家里头略略坐了一坐,大抵能看出薛燕有些局促不安,薛檀也没有久留,打了招呼就带着薛燕回了家。时下正是秋季,田野路边都开着一簇一簇的野菊花,娇嫩可爱。薛燕看着新奇就摘了些回去,到了屋里的时候,薛楠问了句姐姐喜欢这花,薛燕点了点头,第二天灶台前头就摆放着一大捧野菊花,是薛楠特意去摘得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三天的下午,陆陆续续就有薛木匠的亲戚来探访薛燕,倒也没有空手而来的,都带了些鸡蛋菜蔬之类的乡野之物。薛燕跟在薛檀后面,笑得脸都要麻了。等着一个瘦削的女子走进来的时候,薛燕明显感觉到薛檀的身子紧了紧,生个人的气势也不一样了。那个女子穿了件大红的衣裳,嘴唇涂地红红的,满脸堆着笑说道:“檀儿,这就是你妹妹啊,果然是亲姐妹,一模一样的好颜色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李婶子,今儿有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?”薛檀的面上见不到一丝笑容,说出来的话也是冷冷的。李婶子丝毫不顾忌薛檀的冷漠,依旧笑着说道:“这可是大好事啊,你爹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爹去地里干活了,有什么事情你和我说一样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哪里能够一般,我晚上再来。”李婶子说完,就甩了甩帕子,扭着身子往外头走去。薛檀指着李婶子的背影说道:“妹妹,日后遇到这人,莫要和她多说话。村里头倒也没什么坏心眼的人,只是这人见了银子就挪不开眼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姐姐,这位李婶子看着倒不像是庄稼人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啊,她是村里头的媒婆。若是好好牵线也就罢了,你也知道一般的亲事,村里头能有多少谢媒钱。她整日给着扬州城里的有钱人家寻摸小妾,要么就是干些牙婆的生意。若不是跟县里的老爷还有些亲戚,村里头哪里容得下来。往日她也不来村里,都在县城里头住着。”薛檀想到李婶子就觉得一阵恶心,那时候她还想让爹把自己卖到城里做丫鬟,说什么留这个女儿后来的不好进门,然后就被爹拿着扫帚赶了出去。眼下又来了,十有八九是冲着自己妹妹来的,看来还得防着点。

        薛燕听着姐姐这么一说,倒是上了一些心。这年头可比不得现代,若是被坏了名声,就算家里头人不介意,但是外头的闲言碎语就能把人逼死。好在自己不过是住上几日又要回到林府里头,林如海的官职算不得小,想来还是能镇住一般的乡绅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姐姐,不提这种糟心的人。那盆番椒我看还有好些果子呢,要不然再弄一个晚上做菜。籽儿可别浪费了,留着到时候到了春天种些出来。”薛燕想着回去了,可由不得她点菜,还不如趁在家的时候多弄些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你啊,我这一盆番椒都要被你糟蹋完了。”虽然这般说着,薛檀还是和着薛燕的心意,又摘了几个辣椒下来,小心地去了籽。薛燕指手画脚地让她用布把籽的水吸干,然后收起来,明年春天下播,一定能收不少辣椒。

        喜儿和婆子都不怎么敢夹荤菜,都是夹着两旁的青菜和莴笋。薛燕看在眼里,分别给她们各自夹了一块排骨,黄老太也在一旁说道:“乡野里头,到底比不得府上的菜蔬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老太太说的哪里的话,这么新鲜的青菜,府里也不多见。”喜儿笑嘻嘻地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喜欢就好,回头带些去尝尝,乡下啥都没有,只有这些东西还算是常见。”黄老太笑呵呵地说道。薛燕看了看,回锅肉似乎没那么受到喜爱,除了她,只有黄老太用得多一些,其他人还是更爱偏甜口的红烧排骨和油爆虾。等着到了晚间,一家人才有功夫坐下来好好聊聊。薛楠毕竟年岁最小,早早地就去睡了。喜儿和婆子借口要收拾东西,也一一告退,正房里头只有薛木匠一家人。

        薛燕把带来的包袱一一打开,捧着几套衣服递给薛楠:“姐姐,这是府里几个姐姐送你的。”薛檀连连摆手:“这怎么使得。”薛燕说道这也是几个姐姐的旧衣裳,害怕姐姐嫌弃呢。薛檀说道:”这般的好衣裳,怎么会嫌弃呢,家里头的衣裳哪里有这么好的料子,留着以后给孩子穿都使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薛燕指了指一旁放着的四匹绸缎,说这是林大人送的,姐姐给爹和阿婆还有弟弟可以做上几身衣服,两匹红色的是小姐特意给姐姐的添妆,姐姐可以拿来做件喜服。黄老太在一旁听着,摩挲着绸缎面料,不住地念佛:“林大人可真真是个好人啊,惟愿林大人长命百岁,林小姐能找个好夫婿。”薛木匠也在一旁连连点头,林家这般豪爽,自己又有什么可以给的呢。

        薛燕这才取出荷包,她已经偷偷看过了,里头是一张一百两的银票,虽然不知道林如海为何对她这般大方。但她也没什么值得林如海所图的,倒不如先收着吧。她将荷包并着自己带来的木盒子也打开,指着里头的银子和银票说道:“爹,这是我这些年攒下来的银钱,爹拿去买些田地和铺子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如何使得。你自己留着,以后有的是花钱的地方。”薛木匠说什么都不肯收,他又不是不知道做奴婢是怎么样的辛苦,怎么舍得拿自己女儿的辛苦钱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爹,我在府里也没什么花销,银子放着反而是坏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爹,不如你给妹妹买些田地,每年还能有些租息。”薛檀见两人推来推去,不由得开口说道:“等着妹妹出嫁了,正好给妹妹做嫁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倒也罢了。”薛木匠听着点了点头:“田地摆在那里,谁都能见到,只要放出风去以后是榆儿的嫁妆,想来四里八乡的好男儿总能挑到一个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们想得倒是轻巧,难免遇到个藏祸心的。”黄老太到底年岁大了些,听过的事情也多,薛燕又没什么兄弟,大笔的嫁妆事先露了富反而惹来贼人。“依我的意思,不如给榆儿在扬州城里头偷偷摸摸买个宅子,买宅子不比得买田地,村里头的人都知道。田地倒也不能不买,买个五六亩就成。榆儿也没时间打理田地,倒不如宅子收租更方便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薛燕听黄老太这么一说,心里连连赞叹道,姜还是老的辣。外婆倒是真真都替自己考虑到了,她点了点头:”还是依着阿婆的意思吧。”更何况姐姐嫁到了扬州城里头,有套宅子以后家里人搬到扬州也能有个落脚的地方。然后她拿出了自己的旧衣裳,说可以拿来做鞋子的里布。黄老太连说使不得,这般的衣裳到时候送人也有面子,不如先留着。

        薛燕可有可无的应了。她想着自己也不能白拿府里的几个丫鬟的东西,就想到带来的一盒白水晶,对薛木匠说道:“爹,你看这水晶,能不能镶嵌到木头簪子里去啊?”薛木匠看了眼,觉得不难,只是自己从没有做过簪子,不知道式样。薛燕就取了笔墨,只是毛笔画有些不习惯,特地到灶台处挑了块木炭,随手勾勒出簪子的模样。薛木匠见她画好了,拿过来看了看,点了点头:“倒是不难,回头我就给你做些。就用桃木吧,家里头也就桃木还算好些。”薛燕听了,觉得桃木倒是不错,还能拿来辟邪。

        几人又聊了一会儿,薛燕说书本和笔墨是给薛楠带来的,便是不考科举,能够认得几个字,做出来的木匠活都比常人要精致些。薛木匠低着头没有说话,心里不知道在盘算些什么。薛燕回到屋子里的时候,喜儿还没有睡下,听到动静,赶紧起来服侍薛燕更衣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二天一大早,薛燕难得无忧无虑地睡了过去。家里人都心疼她这些年的辛劳,并没有去打扰她的好梦,由着她一觉睡到了大天亮。喜儿起得早些,一大早就在帮着薛檀打理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。薛燕起床了之后,倒也没有事情要做,只能在屋子里头转一转。薛檀派了薛楠过来问她要不要下午要不要去村里各处走走,认认亲戚。薛燕答应了,但是这次来倒是没带什么伴手礼,她着实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办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到了下午的时候,薛檀已经帮着准备好了礼品,就是先头薛燕穿过的几身旧衣裳,她一一分了说这些家里头有女娃子,送去穿也不算浪费,还带了些扬州带来的糕饼,递给薛燕。薛家族里大大小小倒也有七八十户人家,薛木匠带着薛燕先去族长家里头拜访,族长看着她连连说好,又问这要不要开了祠堂写上族谱,只是这么要花销些银钱。薛木匠赶忙递了两个银锞子过去,说是劳烦大爷爷了。族长收了银子,便把事情兜揽下来,说要选个日子开祠堂,最近可惜没什么好日子。薛木匠说道也不急,榆儿年岁也不大,日子可得选好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三人又到了素来交好的薛木匠的几个堂兄家里头略略坐了一坐,大抵能看出薛燕有些局促不安,薛檀也没有久留,打了招呼就带着薛燕回了家。时下正是秋季,田野路边都开着一簇一簇的野菊花,娇嫩可爱。薛燕看着新奇就摘了些回去,到了屋里的时候,薛楠问了句姐姐喜欢这花,薛燕点了点头,第二天灶台前头就摆放着一大捧野菊花,是薛楠特意去摘得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三天的下午,陆陆续续就有薛木匠的亲戚来探访薛燕,倒也没有空手而来的,都带了些鸡蛋菜蔬之类的乡野之物。薛燕跟在薛檀后面,笑得脸都要麻了。等着一个瘦削的女子走进来的时候,薛燕明显感觉到薛檀的身子紧了紧,生个人的气势也不一样了。那个女子穿了件大红的衣裳,嘴唇涂地红红的,满脸堆着笑说道:“檀儿,这就是你妹妹啊,果然是亲姐妹,一模一样的好颜色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李婶子,今儿有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?”薛檀的面上见不到一丝笑容,说出来的话也是冷冷的。李婶子丝毫不顾忌薛檀的冷漠,依旧笑着说道:“这可是大好事啊,你爹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爹去地里干活了,有什么事情你和我说一样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哪里能够一般,我晚上再来。”李婶子说完,就甩了甩帕子,扭着身子往外头走去。薛檀指着李婶子的背影说道:“妹妹,日后遇到这人,莫要和她多说话。村里头倒也没什么坏心眼的人,只是这人见了银子就挪不开眼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姐姐,这位李婶子看着倒不像是庄稼人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啊,她是村里头的媒婆。若是好好牵线也就罢了,你也知道一般的亲事,村里头能有多少谢媒钱。她整日给着扬州城里的有钱人家寻摸小妾,要么就是干些牙婆的生意。若不是跟县里的老爷还有些亲戚,村里头哪里容得下来。往日她也不来村里,都在县城里头住着。”薛檀想到李婶子就觉得一阵恶心,那时候她还想让爹把自己卖到城里做丫鬟,说什么留这个女儿后来的不好进门,然后就被爹拿着扫帚赶了出去。眼下又来了,十有八九是冲着自己妹妹来的,看来还得防着点。

        薛燕听着姐姐这么一说,倒是上了一些心。这年头可比不得现代,若是被坏了名声,就算家里头人不介意,但是外头的闲言碎语就能把人逼死。好在自己不过是住上几日又要回到林府里头,林如海的官职算不得小,想来还是能镇住一般的乡绅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姐姐,不提这种糟心的人。那盆番椒我看还有好些果子呢,要不然再弄一个晚上做菜。籽儿可别浪费了,留着到时候到了春天种些出来。”薛燕想着回去了,可由不得她点菜,还不如趁在家的时候多弄些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你啊,我这一盆番椒都要被你糟蹋完了。”虽然这般说着,薛檀还是和着薛燕的心意,又摘了几个辣椒下来,小心地去了籽。薛燕指手画脚地让她用布把籽的水吸干,然后收起来,明年春天下播,一定能收不少辣椒。


  (https://www.bxwxbar.com/book/85372158/31623461.html)


1秒记住笔下文学:www.bxwxbar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wap.bxwxbar.com